第(2/3)頁 “是啊?!鼻赜畹?,“現在大明王朝以道立國,” “民間出現了一大批陳登陳規,也有一大批陳宮?!? “雖然這個故事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也屬于三歲小孩都能講的那種。但現實當中,還是有無數人分辨不清,誰是小人陳登陳規父子,誰是忠臣陳宮?!? “不錯!”徐達聽了之后點點頭,道,“大明王朝的以道立國,雖然其基礎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但在歷代王朝當中,還是屬于新鮮的東西。” “而新的東西,就必須要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 “用以檢驗以道立國的可行性?!? “這個過程,叫做證偽。”秦宇道,“以道立國,是禁得起證偽的?!? “此外?!鼻赜畹?,“我給你們講呂布失徐州的故事,其實并不是主要想表達,親賢臣,遠小人,以及如何分辨賢臣和小人?!? “那先生想表達的是什么呢?”徐達問道。 “我想說的其實是……”秦宇道,“陳宮,其實應該學學陳登、陳規父子?!? “為何?”徐達震驚。 “因為以陳宮的智慧,應該早就能看出,呂布原本就不配做徐州之主。既然呂布不配,還不如不要提醒他顯得自己很愚忠, “還不如,給徐州,換一個,真正適合它的主人?!? “有道理!”徐達道,“儒家的忠孝思想,害了他。讓陳宮雖然早就看出了呂布的不堪造就,最終必將失去徐州,也要對他愚忠?!? “所以,古代才那么重視孝道。才推出了二十四孝,這么一個典型?!鼻赜畹?,“可以說,二十四孝當中有九成是統治階級編的,是為了他們統治百姓而服務的。后世之人只要認真一思考,就會發現二十四孝里面的邏輯漏洞百出?!? “然而在當時,誰要是敢質疑二十四孝的不合理,誰就要被抓起來。他們是想,所有人都對他們,沒有腦子的愚忠啊!” “幸虧先生打破了儒家的獨霸,否則,這種現象不知道還會持續多少年。”徐達感慨道。 “到了二十一世紀就沒有了。”秦宇道,“那時候的人們,人人都很幸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