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點名批評,一些頭腦簡單的大臣會直接磕頭認錯,祈求皇帝降罪。然而認錯之后,事情就會向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剮 首先是那些世家、貴族階層的大臣,會把他引為知己,覺得他是敢說話的英雄。時不時的拜訪,然后再送點禮,或者聯姻什么的。 在不知不覺中把他拉下水,把他拉到封建貴族那一邊。 而后,他就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和那些貴族世家一伙,顯然是不明智的。而且他還剛剛犯了錯,如果一錯再錯估計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 楊憲就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沒有冒然認錯。 有時候大臣認不認錯,里面都有很深的學問。 看到楊憲沒有認錯沒有向那些貴族大臣示好,朱元璋滿意的看了他一眼,繼續道:“至于是誰說的,咱今天就不點名了?!眲?/span> “不過,咱以后不想再聽到類似的言語。” “試想一下,假如昨日沒有先生出來排憂解難,挽狂瀾于既倒,后果不堪設想。就算咱事后斬了那群天方使臣,也無法挽回大明王朝的尊嚴?!? “皇上圣明!”楊憲立刻上前,拱手說道。 “是什么樣的人,竟敢向皇上諫言,要殘害秦先生這位無雙國士???”大臣曹良臣表現的極其憤慨,上前道,“此人當誅!” “不錯,此等言語,簡直是禍國殃民,他是想要危害我大明江山??!”又一位大臣道。 “秦先生是大明之南天一柱,是萬萬失去不得的?!? “老臣建議,將此人五馬分尸,以儆效尤?!崩钌崎L道。剮 “不但要五馬分尸,還要誅其九族。”又一言官道。 …… 聽到群臣此等言論,向皇帝建議不但要將他五馬分尸,還要誅其九族,楊憲的內心感受極其精彩。不過臉上卻是風輕云淡,好像事不關己。 群臣紛紛上前,為秦宇打抱不平,對提出諫言的人進行口誅筆伐。 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十分的熱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