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見這群天方使臣,自己的國家實力弱小,偏偏還很兇悍頑強。當下淡淡一笑,并未將他們的無禮放在心上: 大明現在之所以沒打你們,只不過因為不想打你們而已。 打你們沒有意義。 還真以為我們不敢打了? 現在打天方損耗太大,收益不足,得不償失。 “好大的膽子,爾等天方番邦小國,竟然在我華夏上國面前叫囂?”禮部尚書劉仲質聞言,頓時上前冷聲呵斥道。 “竟敢對我大明皇上說出開戰之言?我看爾等是不知死活!”楊憲道,“我大明千軍萬馬一到,能在三日之內,將爾等圣城踏為齏粉?!? “在神機營面前,爾等血肉之軀,不堪一擊?!标惲恋?。 “天方彈丸小國還妄圖和大明開戰?”就連年老持重的李善長,都露出了笑容。 …… 現在群臣連說話都變得霸氣了點。 來參加會見的群臣呈現出別一樣的景象。 ——這得益于大明王朝的強盛。 當然歸根結底,得益于秦宇引領的大明改制。群臣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得到了秦宇帶給他們的硬氣‘紅利’。 說話做事牛杯一點不舒服嗎? 要是換成宋朝, 滿朝大臣聽到一個不知名的小國使臣揚言要開戰,都會嚇得屁滾尿流,戰戰兢兢。他們會立刻建議皇帝和番邦義和,然后給他們進貢歲幣。 歲幣從哪里來? 從百姓身上來。 宋朝重文輕武,滿朝文臣沒有一個是有骨頭的。或者說他們都是封建貴族的代表,打仗對他們不利。至于交納歲幣,又不是他們自己出錢,大不了增加點佃農的佃租而已。王朝上下多餓死幾千幾萬個百姓,和他們無關。 他們絕對不敢像現在這樣,如此霸氣的對外邦使臣說話。 當然也是上行下效。 朱皇帝霸氣,大臣也跟著霸氣。 假使他們遇到的是宋徽宗那樣的軟弱無能皇帝,就算王朝再強大,他們也得諂媚番邦使臣,極盡奴顏婢膝之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