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就是一名叫做馬哈只的人,曾經(jīng)遠游到過天方,而且精通那里的語言。馬哈只有個兒子叫馬和,如今在燕王府當小太監(jiān)。 因為馬哈只精通天方語言,因此跟隨者大明的探險船隊,遠洋探險去了。 而船隊探險的方向,就是天方。 走海路肯定要比走陸路方便快捷,從陸地上到天方,估計要走好幾年。 而走海路,最多幾個月就到了。 “難道天方使臣的到來,和大明的探險船隊有關(guān)?”朱元璋心中暗暗想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使臣團來到大明后大放厥詞,言語無禮,必定是對大明的遠洋船隊,到達他們那里之后的所作所為心懷不滿。” “楊憲,波斯距離天方有多遠?”朱元璋又問道。 封建時代的農(nóng)民起義基本上都要依托于宗教,用無所不能的神來帶給將士們殺敵的勇氣,并且用神的名義向百姓征收糧餉,讓絕望的人們在黑暗之中,看到一絲光明。 黃巾起義,黃巢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全部都用了。朱元璋用的則是明教,而明教起源于波斯,所以他知道波斯這個地方。 他利用了明教,卻從來沒去過波斯。 中原已經(jīng)把明教轉(zhuǎn)化成了自己的東西。 依稀記得波斯大概就在天方那一帶地方。 “回皇上,請恕臣見識短淺,臣不知道天方和波斯的方位。”楊憲尷尬的道,“如果皇上想知道的話可以看先生畫的世界地圖。” “看了。”朱元璋道,“上面只標注了一朗,旁邊倒是有個波斯灣。” 次日,文華殿。 一隊使臣出現(xiàn)在大殿之上,人群身穿白袍,頭戴頭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