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皇帝眼中,只有大兒子才是親生兒子,其余的兒子都是臣子。對老大愛護有加并悉心培養,老二老三老四成年了的皇子偶爾關心一下。 對那些沒有成年的皇子,甚至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皇帝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去管那么多兒子? 兄弟姐妹之間也沒有任何手足之情,彼此同父不同母,從小就生活在不同的宮殿,沒有一起長大就談不上感情。 所以如果穿越到古代當皇子的話,見到自己的大哥大姐對自己笑臉相待,唯一正確的想法就是——他是來害你的。 第二句話是:皇帝的后宮,是最大的名利場。皇帝后宮,是封建貴族的‘兵家必爭之地’。 皇帝的妃子基本上都出自名門望族,也就是說這些妃子的背后,都是一個封建大家族。 如果某個妃子生的皇子將來繼承了皇位,那么他背后的家族會瞬間崛起。 如此大好的崛起機會,導致妃子背后的貴族勢力,相互傾軋相互爭斗。他們會想盡辦法,弄死那些有奪嫡機會的小皇子。 比如用慢性毒藥,制造意外等等…… 皇帝對這些小皇子本來就不太重視,導致他們很容易得逞。 同時封建貴族勢力很容易滲透到內務府,拉攏那些掌管嬪妃皇子起居的太監,暗中施展一些手段,旁人還很難查出來。 太監被拉攏了,一些妃子即使有機會侍寢,也不可能懷孕。 太監會在她侍寢之前,給她吃不能懷孕的藥。 皇帝后宮的爭斗,甚至比朝堂上的爭斗還要殘酷。表面看起來是一群女人在爭寵,實際上是她們背后的家族在斗法。 妃子們在前臺,背后是家族勢力暗箱操作。 康熙三十幾個兒子夭折了十一個,而且大多數都不超過十歲, 就是這個原因。 比較杰出、強勢的皇帝還要好一些,能保住自己大部分沒見過面的子嗣,因此表面上看他們的兒子女兒都很多。 而中期一些比較弱勢的皇帝,子嗣就比較少了。 有的皇帝,死的時候甚至連個太子都找不到,只能傳位給他的弟弟,侄兒。個中原因,就是封建貴族把他的后宮,操作的很徹底。 按照常理,任何一個皇帝起碼都有幾十個妃子。 一個兒子都生不出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綜上,古代皇帝子女夭折,大多數原因是被害的,真正因病而亡占極少數。皇家不愁吃不愁穿,加上還有太醫坐鎮,哪有那么容易病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