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第二層對第一層壓力過重,照樣會導致金字塔崩塌。” “不錯!”朱元璋道,“所以整治士紳地主,是重中之重。” “在這里,很多封建皇帝,又出現了認知偏差。”秦宇道。 “什么認知偏差?”朱元璋問道。 “古代很多帝王,居然覺得第二層士紳地主,才是王朝的根基。”秦宇道,“于是他們提出了,與士紳共天下的口號!” “崇禎皇帝一開始就是這么喊的。” “其結果呢,他在最后亡國,上吊的時候喊出了另外一個,天下文臣皆可殺的口號。恐怕在那個時候他才徹底明白,他的老祖宗朱元璋想和百姓共天下的想法,是多么的英明睿智。自己想要和士紳共天下的想法錯的有多離譜。” “不止是崇禎皇帝覺得士紳是根基,就連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口號里面的‘民’指的都是士紳,而不是底層百姓。” “因為他們覺得,普通老百姓上不了臺面,翻不起什么大浪來。而士紳階層掌握了大量的糧食資源,佃農資源。” “他們才是中堅力量。” “不錯!與士紳貴族共天下的古代皇帝,占絕大多數,甚至全部。”朱元璋道,“他們覺得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是王朝的民,士紳才是民。” “只要不耕種不生產糧食的,都不是第一層,都不是根基。”秦宇道。 “因為士紳地主掌握的糧食,也是百姓生產出來的。他們倉庫的糧食,也要從百姓那里去收繳,百姓不生產糧食,他們也變不出來。” “僅僅在弄清誰才是王朝根基這一方面,古代很多皇帝都犯了迷糊。” “嗯,嗯。”朱元璋點頭。 “其中的第三層是各級官吏,縣令,知府,布政使司,朝中大員……”秦宇繼續道,“而最頂層的金字塔尖,就是皇家。” “不錯,正是這樣的結構啊。”朱元璋連連道。眼睛盯著這座簡易的金字塔,越看越覺得,秦宇簡直就是個神人。 用幾塊磚,用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極其簡單的‘建筑’,就把一個王朝的社會結構,給他展示的清清楚楚。 這樣的大才,不要說朝堂上找不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