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臣等才顧不得失儀,還望皇上恕罪。” “殺不死秦宇,的確是大事,咱恕爾等無罪。”朱元璋皺眉道。 看到是自己老師帶頭反對自己,楊憲頓時覺得無比尷尬。問道:“老師,弟子這么做,也是為了皇上著想,為了大明江山著想,如何就禍國殃民了?” “對啊,楊憲說的有哪點不對了?”朱元璋也問道。 “回皇上。”劉伯溫這才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道:“因為楊憲剛才說的幾條理由,一條也站不住腳。” “如何就站不住腳了?”楊憲不服氣的問道。 “其一,楊憲說,秦先生的聲望如今已經蓋過了皇上,百姓只會感念他的恩德,而沒有感念皇上的恩德,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劉伯溫道, “皇上以貧賤的身份起家,驅除韃虜,收復河山,挽救漢家天下與存亡繼絕,” “這樣的功績,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 “因此,不管在任何時候,秦先生的聲望,都無法超過皇上。” “嗯,嗯。”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道,示意他繼續。 “此外,秦先生給皇上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實施者都是皇上。”劉伯溫道,“沒有皇上這樣的千古名君,就算秦先生再有通天的本事,都沒有用武之地。” “因此,百姓在感念恩德的時候,第一個感謝的,都是皇上,第二個才是秦先生。” “嗯,嗯。”朱元璋聞言再次點頭。這種情況,他其實也是知道的。 “其三,他說秦先生的名望太高,如果將來振臂一呼,響應者會有千萬之眾。”劉伯溫道,“這一點,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秦先生,說到底,只是個謀士而已。” “皇上是以舉義奪得的天下,應該最清楚,一個謀士就算聲望再高,也沒有造反的能力。謀士必須要依附于有軍士的將帥才行。” “比如說當年,李善長,臣,在家鄉的聲望也很高,卻沒有做出任何成績來。是李善長和臣依附了皇上,才創建了大明江山。” “不錯,單憑謀士本身,是不足以成為朝廷禍患的。”朱元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