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行了,你就別再罵了,他們都是古人了,你罵他們他們也聽不到。”朱元璋道,“現在不是好了嗎,你們可以摒棄掉術和勢,專心研究法了。” “皇上圣明啊!”韓哩激動之余,就要給朱元璋下跪叩拜。 朱元璋急忙阻止:“咱在稷下學宮的身份是賢者,不是什么皇帝。” “你要是在這里給咱行君臣之禮,就破壞了稷下學宮的規矩。” “在下知錯了。”韓哩連忙站起來,道,“請賢者大人放心,沒有了術和勢這兩個禍害,我們法家將來一定能把兩廣治理好。” “讓兩廣能夠真正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成為最安全的行省。” “看來你們法家,對自己也很有信心啊。”朱元璋道。 “我們法家,在春秋時期本來就獨步天下。”韓哩,“齊法家的先驅管仲,乃‘圣人之師’‘華夏第一名相’‘文明之保護者’” “如果齊法家能一直被帝王重用,恐怕就沒有后面的秦漢三國宋元了。” “齊法家的法的確很公正,但你這個觀點還是有點片面。”朱元璋說道,“僅僅是完善的法,還不足以讓齊國延續千秋萬代。完善的法,只是一部分而已。” “王朝延續千秋萬代的法寶,是讓百姓獲利。” “利者,道也。” “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和貴族,拋棄了對他們不利的齊法家,讓那些懂得‘審時度勢’,和順應潮流的秦晉法家幫助他們,是為了利益。” “而齊法家卻不能給齊國百姓帶來實際利益,讓百姓形成汪洋大海的力量,和貴族抗衡。這也是你們法家沒落,最根本的原因。” “賢者的話一針見血也!”韓哩聞言,猶如醍醐灌頂。道:“所以我們法家去了行省之后,不但要注重‘法’,更要注重惠民。” “你能領悟這一層,法家將來必定能治理好兩廣。”朱元璋道,“只是你剛才說路不拾遺?” “完善的法,讓行省做到夜不閉戶咱還可以理解。” “路不拾遺咱就有點不明白了,這不是道德風尚方面的事情嗎?” “稟賢者。”韓哩道,“法家不相信任何道德,只相信以法辦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