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墨家的輝煌,指日可待。” “你這個觀點,就有些片面了。”然而輔不黔卻說道,“甚至,是個錯誤!” “孫女哪里錯了?”輔梟不懂。 “皇帝對百家的這次考驗,去越富庶的地方,難度越大。” “相反,去越貧瘠的行省,難度越小。” “為什么?”輔梟問道。 “就拿學童來舉例吧,一個學童,成績由十幾分增加到六十分,很容易。但如果想讓他從九十分增加到九十五,那難度就大了。” “很顯然,以浙行省在大明的地位,她就是那個九十分的學童。” “百家的祭酒基本上早就清楚這一點,你是沒看到,當雜家祭酒聽到自己被分配到的行省是偏遠行省的時候,臉上簡直是笑開了花。” “因為九十分的學童,想要讓她成績不下降,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有道理!”輔梟聞言恍然大悟,“看來,皇上讓我們去管理浙行省,不但不是在照顧我們,反而是在加大對墨家的考驗。” “誰說不是呢?”輔不黔感嘆起來,“你以為爺爺之前為什么會萌生退意?就是因為難度太大了。皇上在對諸子百家的考驗中,墨家是最難的。” “在偏遠行省,他們能讓百姓生活改善,吃飽飯就算治理好了。” “而在浙行省,這點完全不夠。” “而且,你說浙行省,文風昌隆?” “這其實也是一個難點!” “在我們墨家學院里,天資聰穎的孩子經常會提出千百個問題,來詰問老師,有的問題,老師還回答不出來。而資質一般的孩子,往往很少有提出問題的。” “簡單的說就是。” “浙行省的明智開化完善,百姓不好‘糊弄’” “而在那些教育程度不高的行省,百姓們很多都是文盲。他們會非常容易接受,百家給他們傳遞過去的思想。” “而在浙行省,我們墨家思想的推行難度,會非常大。” “動不動就要受到當地文人的拷問,詰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