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大明王朝現在的社會生產力,根本不夠朝廷又是發錢,又是修建學校,又是大規模建立孤老院的,不知節儉的隨便揮霍。 資源不夠,就只有從外部獲取。 而之前征服高麗,倭國,烏斯藏,效果也非常明顯,大明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糧食,金銀庫存,百姓的歸宿感。 從外部得到的巨大利益,才讓朱元璋現在能夠放開手腳,施行更多的惠民政策。 甚至,還給朝中各官員都漲了工資。 在沒有大規模種植土豆之前,大明國內的生產力更低,低的令人發指。 稻,麥等五谷的產量,全部都是低產。 畝產只有三百斤左右。 一旦遇到天災,民間就要餓死人。 不過,在大規模種植土豆之后,動不動就餓死人的現狀算是解決了,但還遠遠不夠。 估計只有雜交水稻培育出來,百姓們才會真正不愁吃穿。 社會生產力,實現飛躍式的提高。 雖然秦宇發明的汽輪機,現在已經運用到了大明的紡織業上,讓大明的紡織業前所未有的發展,但那是穿的,穿的遠遠沒有糧食重要。 社會生產力低下,百姓一輩子,都在饑餓的邊緣徘徊,也是古代封建王朝,不能強大和持久的原因。 國內的財富不夠,就只有從外部掠奪來彌補。 群臣對此是心知肚明。 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反對,畢竟,在外征戰的將軍每占領一個國家,他們都要漲工資。現在那些武將在文官眼里,就是他們的財神爺。 “以上三條基本治國之策,布告天下之后,讓各行省盡快實施。”朱元璋道 “此外征戰西南的將領人選,咱會根據他們遞交上來的征討方略,選取將領。” “散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