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以前總是說,天底下你最愛的東西是銀子,卻從不貪墨,而你也的確沒有貪墨。”朱元璋道,“然而現在咱想把銀子取出來發放給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卻不愿意了?” “在咱看來,你就是單純的守財奴性格,有收集銀子的癖好,見了銀子就走不動路,而不是真正為了天下百姓。” “否則,你不會抱著那些銀子,死不松手。” “老臣不敢!”呂昶聽了,戰戰兢兢的道。 朱元璋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他再也不敢站出來反對,給百姓發銀子了。 況且,大明國庫現在這么富有,最大的功勞還是皇帝的。 當然也是秦宇的。 和他這個金行尚書沒多大關系。 要是換做以前,大明國庫有千萬兩銀子已經頂天。 “稟皇上。”這時候楊憲站出來道,“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雖然是正確的治國之道,是仁政。但也不是這么用之于民的,給百姓直接發銀子?” “不錯,用之于民,絕對不是發銀子那么簡單。” 其余大臣聽了,也紛紛贊同楊憲的觀點。 “因為百姓根本不懂,如何才能讓銀子的效益最大化。”看到群臣贊同,楊憲繼續稟奏道,“他們大多數都會把銀子存起來,根本不能做到錢生錢。” “最終他們的錢還是留在錢莊,這和不發銀子又有何區別?” “和不發銀子沒有區別?”朱元璋笑了,“手里有銀子不用,和沒銀子完全是兩碼事好嗎?楊憲,你繼續。” “只有銀子在朝廷手中,才能更好的發揮銀子的最大作用。”楊憲聞言,道,“比如說,朝廷可以用銀子修建公共設施,興修水利,等等……” “而銀子都在百姓手中的話,那么朝廷就不能辦那些利國利民的事了。” “胡說八道!”朱元璋聞言道,“既然要喊口號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銀子就是百姓的。百姓想怎么用那些銀子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憑什么為他們做主?” “我們憑什么把他們的錢,拿去搞建設,經過他們同意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