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明王朝,是第一個,用完整黃老之學治國的王朝,并非簡單的無為而治。” “因此種種治國方略,都必須要經過慎重思考,我們沒有可以照搬或者借鑒的例子可用。” “因此,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不過微臣相信,等時間久了,黃老之學被大家都讀透了之后。大明王朝,會誕生一大批,杰出的,黃老治國的思想家治理家。” “你說了等于沒說。”朱元璋道,“咱當然知道,時間久了,各種好的方略會應運而生。” “但咱等不了那么久。” “現在,咱就制定第一條,有‘以道立國’特色的治國之策。” “還請皇上指點。”群臣聞言,紛紛說道。因為黃老之學年代太久遠,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斷層,因此群臣都想不出好的策略來。 而現在朱元璋居然開始制定方針了,不得不讓人群驚嘆。 “以道立國的第一條策略就是……”朱元璋頓了頓,道,“給百姓發錢!” “給百姓發錢?” 群臣聽了,頓時震撼不已。 這算得上以道治國? “皇上,給百姓發錢,就是以道治國?”李善長忍不住問道。 “那是當然。”朱元璋道,“黃帝四經中的《稱經》云: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 “也就是說,能給百姓帶來利益治國方針,就是道政。” “給百姓發錢,就是以道治國。” “就是朝廷和天下百姓,共同獲得好處。” “秦先生說,在上古時期,也就是黃帝治國的時期。因為社會生產力普遍低下,一些人體弱打不到獵物,于是他們的統治階層黃帝和那些身強力壯的族人,便把打來的獵物,分一些給百姓,防止他們餓死。” “這和現在的發錢,是一個道理。” “金行尚書呂昶!”朱元璋點名道。 “臣在。”呂昶詫異的站出班列。 “我大明的金行,也就是國庫里面現在有多少存銀?”朱元璋問道。 “因為大明最近的急速發展,加上征服了高麗,倭國等地方,再加上貿易的繁榮,和從海外掠奪來的金銀。因此國庫也就是金行的存銀,共計二十萬萬兩。”呂昶老實的回答道。 “戶部尚書茹太素!”朱元璋又道。 “臣在。”茹太素站出班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