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可知道,朱棣靖難時,的兵力是多少?”秦宇又問道。 “多少?”朱元璋和朱棣同時問道。 “八百人!”秦宇道,“只有八百?!? “而且當時朱棣的情況危急,他的兩個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他只有八百人,那他是怎么打贏的?!敝煸叭滩蛔柕馈? “很簡單?!鼻赜畹?,“那群文臣在談論治國的時候,高談闊論口若懸河無人能及,然而在真正打仗的時候,卻是百無一用。” “當然最重要的是當時很多將領都不想為建文帝拼命,你們叔侄誰得了江山還不都是大明的?又不是驅除韃虜,自己人打自己人那么拼命干什么?再加上建文帝當時是重文輕武,重用文官,輕視武將,讓那些武將根本沒有為他拼命攻打的動力?!? “況且人人心中都有桿秤,大家都知道削藩風波誰對誰錯?!? “所以燕王才能在這場實力異常懸殊的戰斗中獲勝。” “后來明成祖奪得皇位之后,那些文官立刻臨陣倒戈,投效到了明成祖麾下?!? “把建文帝的皇位霍霍沒了,就好像沒那場事一樣?!? “這群可惡的文官!”朱元璋和朱棣聞言,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聽到秦宇解讀這段歷史,明白了朱棣謀反,完全是被逼的出于無奈,父子二人心中的隔閡消除了。朱元璋也不再打算打壓朱棣,只要太子朱標還在,他就是太子手底下得力的助手。 而朱棣也暗自慶幸,有了先生的解釋,自己算是躲過了這一劫。 …… “秦先生,燕王朱棣那一脈,真的一個個都是短命嗎?”朱元璋又問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朱棣的確不應該當皇帝。” “后世皇帝的命太短,對大明朝來說不是什么好事情?!? “還真是這樣?!鼻赜畹?,“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論高壽也就朱元璋和成祖兩個,都超過六十歲。而后的皇帝壽命大幅度下滑,大多數在四十歲左右駕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