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將軍足利義滿被斬,少藩主被斬。 倭國的貴族和平民都承認了自己是徐福,以及他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人,也都是華夏子孫。在幾大藩主的帶領下人群紛紛請愿,要加入大明。 “如今倭國的局勢是大局已定,我們也是時候該班師回朝了。”將軍府里,朱棣和胡惟庸正在那里密議,其中燕王朱棣說道。 “燕王殿下遠征倭國,得勝回朝,日后必將名垂千古,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胡惟庸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完成了這歷代王朝,都沒有完成的壯舉。” “堪稱史無前例!” “史書上也會留下你輝煌的事跡,畢竟你是這次征伐倭國的軍師,你的功勞也不小。”朱棣道。 “同喜,同喜!”胡惟庸道。“感謝皇上,感謝殿下。” 他眉開眼笑,心情非常的舒暢,甚至激動。 遠征倭國得勝的軍師,遠遠比當丞相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大。由此看來,皇帝剝奪了他中書省丞相的職位,讓他跟著燕王來打倭國,他絕對是賺大了。 “現在倭國百姓紛紛請愿,要求倭國加入大明,成為大明百姓,我們是不是應該順水推舟,接受他們的請求?”胡惟庸轉換了話題,問道。 “答應了之后趁勢在倭國建立行省,然后派遣官員駐守。那樣倭國就直接是我們大明的一個行省了,不用再像高麗那樣浪費時間。” “現在高麗國已經成為大明的高麗行省,再加上倭國行省,大明就有十七個行省了。” 此時明朝的版圖是,十三個布政使司,加上兩京共十五個,加上高麗和倭國行省,就會變成十七個。 “不可。”朱棣想了想道,“我們在倭國,還是要用對付高麗行省的辦法。如果我們在此地留下大明的官員,恐怕沒法讓倭國百姓人心徹底歸附。” “如果不能讓他們徹底人心歸附,倭國遲早有一天會叛亂。” “而且你以為那些帶頭的倭國藩主,是真心歸附我大明的?他們也是為了利益。至于那些請愿的百姓,也是在藩主的脅迫之下來請愿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