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王看完之后遞給胡惟庸。 “沒想到足利義滿還有這膽略,居然下達了將軍令諭,號召各地藩主團結起來反抗我大明。”胡惟庸道,“不過他這么做也是徒勞無功。” “其一,以前的各地藩主,本來就不怎么遵從鐮倉幕府的號令。” “足利義滿,只不過是各藩主的‘盟主’而已。現在京都都已經被我們大明攻下來了,足利義滿失勢,其他藩主更加不會聽了。” “其二,《彌生戰國志》的風靡倭國,藩主更加心無斗志。” “不過也不能小看這紙號召令,覺得它全無用處。”朱棣道,“這紙詔令下去,會讓一些原本中立的藩主,倒向反抗我們的一邊。” “不錯。”胡惟庸道,“說到底,還是我們在攻占倭國。” “本王猜想,是少藩主逼迫足利義滿這么做的。”朱棣道,“在我們大舉進攻倭國軍士之后,少藩主立刻帶領他的三萬軍尾隨足利義滿逃離的方向。” “嘿嘿,要不是我們不想打他,他那三萬軍,早就被滅了。” “稟殿下,緊急軍情。”話音剛落,又一名軍士走了進來,向二人稟報道。朱棣接過軍情奏報一看,果然是倭國發生了‘和歌山’事變。 少藩主將足利義滿軟禁在溫泉館里,然后逼迫他下達抗擊大明的詔令。 “果然是他干的!”胡惟庸接過奏報之后說道,“這人不是反復無常嗎?” “他是不滿我們扶植他的妹妹波多千代,而沒有扶植他的打算。”朱棣道,“他這么做,是為了他的個人利益。秦先生早就說過,一切解釋不通的歷史問題,只要從利益方面去想,就很容易找出正確的答案。而這個答案,也最接近歷史的真相。” “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果然厲害啊!”胡惟庸道。 “本王早就看出來了,這個少藩主不是什么善茬,是利欲熏心之輩。如果扶植他當將來的倭國之主,大明必定控制不了他。”朱棣道。 “所以就算是他放我們登陸倭國本土的,已經給我們納下了投名狀,殿下依舊不扶植他?”胡惟庸道。 “不錯。”朱棣道,“他不是一個好的人選。” “只有‘邪馬臺女王’,才是最佳人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