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由、平等、皇帝和百姓共天下的思想,逐漸取代儒家三六九等,刻入大明百姓的人心。 各地聲援儒家的活動,反對皇帝的聲音也變少了,直至銷聲匿跡。 朱元璋托梁換柱的壯舉,已經換了天。 以后的大明王朝,將是一個自由,平等,百姓人人幸福的王朝。 想要徹底消滅一個信仰,必須要用一個更先進的信仰來取代才行。 想要徹底拋棄大廈以前那根腐朽的庭柱,必須要有新的庭柱替代。 百姓以前佝僂,彎曲,甚至斷了的脊梁,正在被一根挺拔,自由的脊梁所代替。原本一群只知道爬在地上干活,在饑餓和生死邊緣徘徊的‘低等物種’,正在成為真正的人。 “看來,大明的江山穩住了!”皇宮里,得到各地奏報之后的朱元璋,臉上露出了喜色。 “大明天下!或者說整個九州大地,從此煥然一新。”馬皇后道。 “皇天后土為之開顏!” 朱元璋望著外面晴空萬里的天空,說道。 “只能算是暫時穩住了,以后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馬皇后道,“如果新的信仰不能貫徹下去,它們會隨時隨地死灰復燃。” “聽說秦先生已經在為大明王朝,開啟工業革命了。” “只有在這樣自由的思想文化氛圍下,工業革命才能順利進行。同時工業革命壯大起來之后,也會將那些舊思想徹底碾入塵埃。” “是啊,如果沒有完全清除儒家思想,皇兒他們造出來的機器,會他們被指做‘奇技淫巧’,關鍵是百姓也有很多人不會接受。”朱元璋道。 “嗯。”馬皇后點點頭。 “聽說皇兒們帶來的是蒸汽做動力的機器,已經在軍器局,船舶司制造了,我們親自去看看。”朱元璋道,“天下的大局穩住了,咱也輕松了不少。” “重八你這次又打了一個大勝仗,天大的勝仗!雖然這些日子你都沒有睡好,但是非常值得。”馬皇后道,“這次的重大勝利,遠遠超過鄱陽湖水戰,和徐達北伐的意義。” “不錯,就算咱累死了都值。”朱元璋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