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前,咱雖然有與百姓共天下之心,但苦于學識有限,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幫助到天下百姓。” “所幸的是,上天派了一個秦先生下來指點咱。給咱指明了道路,給咱指明了方向,讓咱知道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為百姓謀福祉。” “只有天下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大明王朝才會永久昌盛,然后成為不朽之帝國。” “這樣大明王朝,才會真正屹立與世界之巔。” “甚至,征服全世界。” “咱朱元璋相信,有秦先生在,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呼!” 群臣聞言,沉寂下來,被朱皇帝的野心給震撼到了。 均是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 “皇上,稷下學宮以黃老之學為主,皇上這是想要‘以道立國?’”良久之后,楊憲這才問道。開啟了另外一樁要務的廷議。 “以道立國有何不可?”朱元璋道。 “咱當然不會一成不變的,照搬黃老的垂拱而治。”朱元璋用上了從秦宇那里學來的學問,道,“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萬事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 “因此咱的以道立國,是和大明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以道立國’。” “如何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還請皇上指點!”群臣紛紛道。通過剛才的兩件事情,他們也看出來了,自己和皇上確切的說是秦宇,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見識上,還是愛民上,都有云泥之別。 比如說秦宇最早的對王朝更替原因的認識,就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一大截。 之后重視商業,讓大明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國庫充盈。 還有公田制,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等。 都是強國富民的重大舉措,而且行之有效。 還有在行軍打仗上,他的戰略戰術,也超過所有人一大截子。讓華云龍在征服高麗的時候,輕松無比,隨便一個將領都能打贏那樣的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