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能讓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的信仰,最終會被天下人拋棄。” “不錯!”朱元璋道,“先生說的太對了,假如你去信仰一尊神,這尊神卻是把你帶向深淵,帶向黑暗,人們最終就會不再信仰他。” “只是,能帶給華夏人們光明的信仰,到底是哪個呢?” “能帶給華夏光明,并適合華夏情這個國度的信仰,不能照搬外邦的。”秦宇也是邊說邊思考,“不能從外邦隨便搬過來一個信仰,就覺得它適合華夏了。” “比如說,洪秀全從國外搬過來一個拜上帝教,結(jié)果并沒有什么用。” “外邦的信仰創(chuàng)立者不是華夏人,他們的信仰只適合他們自己。外邦的信仰,沒有華夏的普羅大眾基礎(chǔ)。” “所以我們的信仰,需要從我們的歷史上來找,從土生土長的信仰中找到答案。那樣才適合我們?nèi)A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國情。” 聽了秦宇的提示,朱元璋也思考起來,但是依舊沒有頭緒。 “還望秦先生指點!”想不出來之后,朱元璋向秦宇躬身行禮,虛心求教。 “稷下學宮!”秦宇說出了四個字。 “稷下學宮!?”朱元璋聞言顫抖,道:“昔日齊桓公立稷下之宮,設(shè)大夫之號,招致賢人而尊寵之,孟軻之徒皆游于齊……” “不錯!”秦宇道,“稷下學宮以黃老之學為主,兼容百家。” “齊桓公時,稷下學宮人才濟濟,是戰(zhàn)國時百家爭鳴文化的中心,也是東方學術(shù)文化的中心。讓當時的華夏文化,成為了華夏歷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星。” “領(lǐng)先世界千年!” “與其他諸侯國相比,稷下學派的作用非常大,也加強了齊國的聲望。當時,各國都把齊國看成一個勵精圖治、禮賢下士的圖強之國,和禮儀之邦。” “也就是說,沒有稷下學宮就沒有百家爭鳴。” “正因為稷下學宮的自由生態(tài),才出現(xiàn)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這樣的諸子百家。才出現(xiàn)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諸位教育、思想家、哲學家。” “稷下學宮,給他們提供了自由發(fā)揮之生態(tài)。極大的激發(fā)了,當時炎黃子孫的智慧,和思想潛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