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兒已經和應天府的數百位讀書人集體決議,要一起到皇宮請愿。懇請皇上放了三位圣賢,恢復儒家聲譽,重新尊奉儒家為圣。” “如今這些讀書人正在外面等候著,他們想讓父親,高啟,宋濂,你們三位大儒帶頭。” “不!”劉伯溫幾乎用了吼的聲音,“為父不能帶著個頭。” “為父不能去,你也不能去!” “父親!”劉鏈大叫道,“兒和天下讀書人,從小學的就是儒家圣賢書。而皇上今日要滅了程朱的九族,要驅逐衍圣公到西洋,還要焚書!” “兒從小建立的儒家信仰,已經被狠狠的褻瀆了。” “仁、義、禮、智、信的儒家五常崩塌,將是泰山崩塌。”劉鏈說完流下淚來,“儒家圣賢們,早就教導過我們這些讀書人要舍生取義,殺身成仁。” “如今,正是我們這些讀書人,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時候。” “兒啦,自從文藝復興展開以來,你應該多看看文藝復興的書。”劉伯溫道,“皇上今天這么做,那是必然!自從他支持文藝復興的那一天開始,儒家被打壓就必然會發生。” “只不過這一天來的太快,皇上的手段太猛。” “皇帝都已經開始焚書了,那必將會……” “父親你是說坑儒?”劉鏈臉上變色。 “以皇上的殺伐果決,你以為他不敢?”劉伯溫道。 “這次的事情的確是太大了,的確是一千多年來,最大的的一件大事,讓天地變色,日月無光。”劉伯溫道,“目前為父也是心亂如麻,想不出任何辦法來。” “不過,我們必須要堅守一條。” “任何時候,都不要和皇帝對著干。” “皇帝是什么人?” “就算斬了千人,萬人,也是心無波瀾的主。” “不,兒一定要去。”然而劉鏈卻很固執,“兒就算是被皇上殺了,也要給三位圣賢請愿。就算死了,兒也會是一個有氣節的讀書人,青史留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