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明日,本王會親自前往建仁寺。”朱棣道。 “行了,暫時先不說他了。” “我們漢文化在倭國影響如此之大,不會寫漢詩都沒資格當和尚。難怪,本王到了倭國之后,發現他們很多藩主貴族都會說漢話。” “正因為漢文化對倭國影響深遠,所以羅先生的《彌生戰國志》,在倭國才有巨大的發揮空間。”胡惟庸道,“此外一休擁有如此高深的佛法修為,而且極具智慧,還性格狂悖,還不怕死。我們想把這樣的人打造成下一個恭愍王,恐怕是辦不到。” “本王本來就沒有打算扶植他,我們要扶植的是徐千代。”朱棣道。 “倭國的局勢紛繁復雜,一個掌握實權的將軍足利義滿,一個一休和尚,一個少藩主,一個邪馬臺女王,還有天皇勢力和諸多的藩主勢力,我們到底該扶植誰,該打壓誰,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胡惟庸感嘆道,“如何選擇,如何具體操作才有利于我們,是極其考驗智慧的。” “所以父皇才會把你這個能人派來當本王的軍師,應付倭國的復雜局面。”朱棣道,“父皇識人比任何人都準,眼光極其獨到。除了你胡惟庸之外,估計換做其他任何一個,都沒這個能耐。” “殿下過獎了。”胡惟庸笑了,“局勢越復雜,微臣就越興奮,微臣喜歡這樣的挑戰。” 胡惟庸本事很大,而且喜歡瘋狂炫技,曾多次在作死的邊緣來回橫跳。 在大明朝堂上就是個官場高手,他曾經無比自負的對藍玉說,論打仗本相不如你們,但說道官場之道,你們給我胡惟庸提鞋都不配。 所以倭國的局勢,很適合他。 “再復雜的局面,做事也得分個先后。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那個聰明的一休給拿捏了,將其‘狂’的自信心徹底摧毀。”朱棣道。 “遵命!”胡惟庸道,“不過想要拿捏他,必須殿下親自前往。” “以一休和尚在倭國民間的名望,如果用武力把他抓來,會引起倭國百姓的劇烈反彈。《彌生戰國志》的影響,也會因此功虧一簣。” “而且用武力抓他,說不定他還會自焚而死!” “放心,本王不會用武力這種低劣手段,”朱棣道。 …… “殿下,豹韜衛指揮使張翼求見。”這時,吳風進門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