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朱棣對他的老師秦宇,如此的敬佩,把他提的那么高,胡惟庸閉嘴不答。 他是淮西集團的二號人物,秦宇提出的公田制,極大的損害了他以及整個淮西集團的利益。所以胡惟庸,原本對秦宇是非常憎恨的。 只不過因為有朱皇帝在保他,沒人敢動秦宇而已。 雖然生氣,偏偏又干不掉。 現在朱元璋又聽從了秦宇的建議,實施了《官吏管理處罰法》,讓他們那些大員舞弊的舞臺更加小了,所以他對秦宇是更加的不爽。 不過,雖然胡惟庸對秦宇是恨之入骨,但內心又不得不由衷佩服。 秦宇之前讓朱元璋實行的那些治國之策,無一不比他們高明無數倍。讓其不得不佩服其驚世的才華,和深不可測的浩瀚學問。 而且秦宇的那些舉措,又實實在在的讓大明富強了,讓百姓生活富足了。 極短的時間之內,就讓一個剛建立的大明,繁榮富強,百姓富足。 可謂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而且現在,燕王還把他的功勞,上升到了漢家天下崛起的高度。 讓他覺得自己如果和秦宇作對,都有點不是人了。 如果他們想要對付秦宇,好像比秦檜還要壞一樣。如果誰要是害了秦宇,恐怕會遺臭萬年,然后被鑄成鐵像,跪個幾千年。 所以胡惟庸此刻的內心,極其矛盾。 一邊是自己的利益受損,一邊是漢家江山的崛起。 “雖然治國之策都是那人獻的,但如果沒有當今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和雄才大略。他就算再高明學問再高,也沒有用武之地。”胡惟庸淡淡的道。 “不錯。”對于胡惟庸的這個觀點,朱棣也表示同意,“所以本王才說,父皇的圣明,古今罕有。總之漢家天下的空前崛起,雄才大略的父皇和學究天人的秦先生,二者缺一不可。不能說誰更重要。當然,我們這些‘利劍’,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