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息怒。”看到朱元璋發(fā)怒,詹同急忙說道,“別為那群害民之輩,氣壞了龍?bào)w。” “咱當(dāng)然不會被他們氣壞,咱是什么人?他們還沒那個(gè)本事氣壞咱。”朱元璋冷聲道,“咱只恨咱的刀不夠利,殺不盡他們。” “至于為何害民的官吏如此之多,屢禁不止,臣等就不知道了。”刑部尚書王用汲稟奏道,“或許,這就是人性本惡人性的貪婪吧。” “所謂財(cái)帛動人心,白花花的銀子擺在面前,很難有人能做到無動于衷。”劉伯溫道,“所以像宋朝包拯,唐朝狄仁杰那樣兩袖清風(fēng)的清官廉吏,鳳毛麟角。” “行了,咱也懶得和你們探討這個(gè)了。”朱元璋道,“咱就想問問你們,此次空印案,斬了五百多,流放了一千多害群之馬,各地府衙可曾出現(xiàn)人員不夠用的情形?” “稟皇上,沒有。”劉伯溫老實(shí)的回答道。 “所以,你們現(xiàn)在也親眼見到了?”朱元璋道,“之前有人說‘能位至郡守的官員,都是數(shù)十年培養(yǎng)所成’‘官員并非草菅可割而復(fù)生’,完全就是放他娘的豬屎癩蛤蟆狗臭屁。” “咱懲治了一千多害群之馬,怎么沒出現(xiàn)官員短缺的情況?” “還是秦先生說的那句話妙極,天下永遠(yuǎn)不缺人才,尤其是官吏人才。” “官吏就像池塘里的水一樣,舀走了一瓢,后面的水會立刻填補(bǔ)進(jìn)來。” “所以一旦有哪里的水黑了,咱會毫不猶豫的舀走。” “皇上圣明。”三位大臣聞言不敢反駁,只得紛紛說道。 “皇上……”劉伯溫上前,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話說,卻又不敢說。 “有什么話你盡管說,咱恕你無罪。”朱元璋道。 “自從空印案昭告天下之后,民間出現(xiàn)了一些流言。”劉伯溫道,“他們說在朱皇帝手底下為官不易,稍不注意就容易丟了性命。在朱皇帝手底下為官,是倒了八輩子霉。”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聞言笑了,笑的極其放肆,“在咱手底下為官不易,就是沒見有幾個(gè)主動辭官的?反而是很多人為了官位,爭的頭破血流。” “在咱看來,不是在咱手底下為官不易,而是在咱手底下當(dāng)貪官不易。” “不過這句流言反而是好事,反而證實(shí)了咱懲治他們的決心。” “此外,這些流言,是有人故意放出去的。” “他們放出這種流言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想讓咱對他們寬松一點(diǎn),方便他們以后魚肉百姓。不過他們這么做完全是想多了,咱絕不會輕饒了那些禍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