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是,你們兩個的考卷,比之寧國公主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羅貫中你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里面,有著明顯的尊劉反曹思想,太倡導‘仁政’‘仁德’了,與大明的現狀情況不太相符。”朱元璋道。 現在的大明是想要開疆擴土,建立一個不朽王朝,不想被仁義的枷鎖套牢,所以他的思想不適合。 “況且你只是提出了要施行仁政,而沒有任何具體措施,難免言之無物。” “皇上說的極是。”羅貫中誠懇的說道。 “至于施耐庵,你寫的《江湖豪客傳》里面,一百零八好漢當中,能真正稱得上好漢的,只有那么一兩個。”朱元璋繼續說道,“其余都是一些十惡不赦之徒,生性殘暴,忘恩負義,殺人如麻……有嚴重的暴力傾向,這樣的書咱必須要給你禁了。” “遵旨。”施耐庵顫聲道。 “此外,皇上在殿試上欽點的狀元,要代表大明的新氣象。不但對文采有要求,而且對年齡和長相也有要求。”朱元璋道, “現在,你們該知道誰是狀元了吧?” “寧國公主當狀元,我倆心服口服。”羅貫中和施耐庵聞言,立刻說道。 “寧國公主做新科狀元,名至實歸。”群臣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紛紛附議,他們這么做不但討好了皇帝,還討好了馬皇后,何樂而不為呢? 此外,羅貫中和施耐庵兩個,一個四十來歲,且不修邊幅,另外一個七十來歲,很顯然不適合當狀元。 狀元,代表著朝廷的臉面。 歷代皇帝欽點狀元,對顏值都有很高的要求。 “行了,此次殿試就到這兒吧。”朱元璋道,“朱英嬈為狀元,羅貫中榜眼,施耐庵,探花。” “學生,叩謝皇恩!” “我恐怕是有史以來,最老,最丑的探花了吧?”施耐庵謝完之后心中感嘆。 “退朝!” 一群官員見皇帝的殿試如此簡單,也不禁面面相覷。朱皇帝本來就是他們猜不透的,記得上次殿試,朱皇帝拿了三擔谷子考學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而這次則是完全沒有出題。 …… 接下來就是發金榜,宣布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