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外,考題是劉伯溫和高啟二位大儒擬定的,咱沒參與也沒有看,因此不能幫你作弊。你能考到什么地步,全看你的個人本事。” “請父皇等著瞧吧。”朱英嬈信心滿滿。 …… 劉伯溫府。 劉伯溫,高啟,宋濂,三人聚集在一起。 他們三個是一伙,代表的是清流文官。 要不是皇帝剛才斥責了他,劉伯溫還想把羅貫中,施耐庵也請來一起商量。 “伯溫兄,季迪兄,恭喜二位被皇上看重,當了此次西南恩科的主考和副主考。”宋濂首先拱手恭喜道。 “同喜同喜。”劉伯溫道。 “歷代科考最怕的是出現徇私舞弊。”宋濂道,“兩位仁兄首次擔任主考,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事情。李善長,胡惟庸那邊可都盯著呢。” “如果出現了什么紕漏,被他們搶去了位置,西南的學子都成了他們的門生了。而皇帝之所以選你們二位,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如果真的出現問題,皇帝可就不止震怒那么簡單了。” “這一點,我們自然知道。”劉伯溫道,“歷代的科舉舞弊案很多,因為利益太大,甚至一些皇子都會牽扯進去。” “不過此次完全不用擔心這點。”高啟道,“歷代科舉是皇帝提前數日出題,密封在金盒之中,然后考官在貢院現場當眾拆開。” “當中這段時間,就為舞弊提供了機會。” “而此次科考是我們出題,而且是現場出題,絕無徇私舞弊的可能。” “唯一讓我們憂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劉伯溫皺眉道,“皇上想要讓寧國公主參加科考,而且還要光明正大的進入考場。” “具體用什么方法,才不至于讓學子們反對,我至今都沒想出好辦法來。” “皇上要讓寧國公主參加科考,而且還要光明正大的進入考場?”宋濂也是驚訝,“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啊。” “的確亙古未有。”高啟道,“不過皇帝已經下旨,我等必須盡快拿出一個好辦法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