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們這次參加科舉,大概率不會被皇帝殺掉。”施耐庵分析道,“正如魯秀所說,皇帝目前太缺人才了。他每次派人去征伐一個地方,都要派儒生過去,大明目前實(shí)在是太缺儒生了。可憐我一個耄耋之年老人,居然還要和那些孫子輩的儒生參加科考。” “以二位老師的才華,中個舉人那是輕而易舉。”李子安道。 “理應(yīng)如此。”羅貫中一向自視甚高,覺得自己考中是板上釘釘,道,“目前我最擔(dān)心的,就是皇上把我們派到異域番邦去……” “老夫年齡大了也不想到異域番邦,去教化那些化外之民。皇上應(yīng)該不會派我去,我也沒那個能力。”施耐庵道。 “老師是不可能被派去,我就危險了。”羅貫中道,“我尚未娶妻,聽說皇上派過去的儒生大多數(shù)都沒有娶妻,皇上是想讓他們?nèi)⒎钆印!? “我羅貫中不想走出國門,更不想娶番邦女子為妻。” “聽說那些異域女子年輕時長的國色天香,年紀(jì)一大身材和樣貌就會大變樣,而且身上還有一股難聞的味道。且異域女子,性格也不溫婉。” “為師也不想。”施耐庵道。 “該如何是好呢?” “為師教你一個辦法。”施耐庵道,“你暫時不要把《三國演義》寫完就可以了。皇上應(yīng)該不會讓《三國演義》這樣的著作,流落到番邦去。” “多謝老師的指點(diǎn)!”羅貫中聞言恍然大悟。 “如果我們此次能夠高中狀元,榜眼,那就太好了。”施耐庵道,沒有被派到番邦去的后顧之憂之后,他開始暢想起美好未來,“如果我們能高中,以后就能和劉伯溫宋濂他們一起共事了。” “學(xué)生也希望如此。”羅貫中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