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恩公知道提出推恩令的晁錯是怎么死的嗎?”胡惟庸淡淡的道。 “當初在晁錯的提議之下,漢景帝推行推恩令。引起了七個藩王的不滿,爆發了七王之亂。為了穩定朝局,景帝雖然明知晁錯是忠臣,也不得不把他斬了以平息內亂。”李善長道,“你的意思是……” 不過隨即搖了搖頭,覺得這個方法不靠譜,也極其兇險。 當今并沒有掌握兵權的七個藩王。 淮西黨雖然有不少領軍將領,但他們的兵都駐扎在全國各地。 公田制不但動了他們兩個的利益,同樣動了那些武將的利益,理論上他們是可以聯合的。至于朝外的那些貴族,還不成氣候。 但也只是理論上而已。 朱皇帝在軍中的威望太高了,估計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有起兵逼迫朱元璋改變主意的膽量。 此外拱衛應天的京衛共有二十萬人,其指揮使、同知、僉事全部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是他的義子。鐵板一塊,沒人能滲透進去。 京衛的將領是不能和任何大臣隨意來往的,那是皇帝的大忌。再加上錦衣衛的存在,讓他們以前根本不敢和京衛的將領接觸。 京衛里面,沒有他們的人。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他們能滲透京衛,也能沖進禁宮來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單槍匹馬往叛軍面前一站,估計那些軍士都會紛紛倒戈。 朱皇帝,都可以搞個人崇拜了。 領軍將領逼宮的方法,在劉邦面前可以行得通,在趙匡胤面前也可以行得通。但在朱元璋,李世民那樣的皇帝面前行不通。 “胡惟庸啊,此法恐怕不可行。”李善長道,“這樣的話以后也別再說了。”想到逼朱元璋宮他內心就膽戰心驚,更不用說實際去做了。 就連說都不能說,這種話一旦被錦衣衛聽到,九族就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