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咱就是要打破歷朝只有六個部陳規,建立八個部。”朱元璋道,“舊例陳規本就是用來打破的,而且八這個數字還比較吉利。” “稟陛下,老臣覺得,土地部應該歸屬于戶部管轄,畢竟戶部以前就在管土地。”呂昶道。 “戶部本來就事務龐雜,讓專門管理國土的官吏分出來,這樣更加利于管理,效率更高。”朱元璋道,“現在你已經老了,就少操點心吧。” 要是在一般情況下皇帝說大臣老了顯然就是讓他辭官的意思,但這次肯定不是這個意思,要理解一句話的具體意思要看語境和語氣的好嗎 “陛下,老臣不老還勉強能干幾年。”呂昶道,“戶部的官吏對土地比較熟悉,如果非要新建一個土地部的話,官吏就從戶部調吧。” “不可。”朱元璋道,“如果歷代戶部的官員能管好土地的話,一個王朝的末期又不會出現大片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現象。” “老臣知道了。”呂昶道。 “請問皇上,這個商部具體管理什么事務?”李善長問道。 “具體管理國內的所有商業行為,糧、米,布匹、等日常生活所需,還有海外貿易。并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規范商業行為。”朱元璋道,“至于鹽、鐵、茶、馬等重要貨品,還是需要朝廷專項管控。以前全國各地的民間商會,一直都是商會的人說了算沒有得到規范。” “皇上說的極是!”沈萬三深有同感。他作為商業奇才,對地方商會的行為了如指掌,那才叫一個亂。要不是他把全國各地商會都打趴下了,商業還不知道會亂成什么樣。 在商業上,沈萬三就是一家獨大的霸主。 “沈萬三,規范商戶行為具體該怎么做,都交給你去處理了。回去之后你給咱擬一個具體的條陳來,咱親自過目。另外以前的商稅也要改。咱的意思是,不能讓商戶做的太大威脅國本,也不能讓商戶發展不起來。具體該怎么收稅,你也給咱擬一個條陳。” “咱的建議是,按照商戶個人資產的多少,制定不同的稅率。” “臣遵旨。”沈萬三領旨謝恩,轉頭向眾位拱了拱手大臣道,“各位同僚,沈萬三不才,沈萬三心中很清楚,各位對沈萬三這個沒有任何功名的商賈,是打心底瞧不起的。但是請諸位拭目以待,我沈萬三今后必定會為朝廷,帶來巨額的國庫收入。” “黃金,白銀,其數量,絕對會超過各位的想象。” “我沈萬三一定盡心竭力,為大明的繁榮,貢獻出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 眾人聞言,都背過頭去,明顯是瞧不起。 “此外,沈萬三。”朱元璋又道,“既然你現在已經是朝廷大員,是四品商部尚書了,那么你手底下的那些海外商戶資源……都分一些給其他商戶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