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外,掠奪海外資源,對封建王朝的內部,意義也極其重大。”秦宇道,“國內黃金白銀多了,再大的內部矛盾也能解決。” “中世紀的歐洲,一旦內部爆發經濟危機,就到海外去掠奪黃金白銀。掠奪個一兩次,運回來大量的金銀,經濟危機立刻就緩解了。” “再爆發,就再掠奪。” “錢可是個好東西,能解決一切社會問題。” “好!!”朱元璋聽得熱血沸騰,“這可真是個好方法啊!” 若是一些被儒家思想洗過腦的皇帝,聽到秦宇說要到海外掠奪財富,絕對不會是他這種興奮、支持的態度。他們會極力反對,因為他們覺得掠奪別人的財富不符合仁義道德。 幸好朱元璋并沒有被洗過腦。 “當年的明永樂皇帝派鄭和下西洋,是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之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秦宇道,“比哥倫布還要早了87年,永樂皇帝還是有高瞻遠矚的眼光的。” “然而,他卻沒有利用如此大規模的遠洋航海活動,大量掠奪海外財富,實在是有點可惜。”秦宇感嘆了一聲。 “秦先生,明永樂皇帝是誰?”朱元璋忍不住問道。 “就是朱棣啊。”秦宇道。 竟然是棣兒?竟然是棣兒? 朱元璋和馬皇后聞言,相互對望了一眼,心中顫抖不已。 秦先生能后知五百年,他說的不會有假。難道是棣兒竟然敢謀反,奪了標兒的皇位?朱元璋把目光轉向操場上玩耍的朱棣,眼神意味深長。 “秦先生,請問為什么是朱棣當皇帝,而不是朱標呢?”良久,二人激動的心才平復下來,馬皇后問道。 “朱標不是死的早嗎?”秦宇感嘆道,“真是可惜了這么一位寬厚仁愛的太子,居然只活了36歲。要是朱標能活的久一點,那輪得到朱棣當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