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洛陽-《重生北魏末年》
第(1/3)頁
“賀六渾真是這般說的?”
當孫騰行至汾州治所西河縣城時,爾朱兆其實已經獲知了洛陽消息,聽從表親慕容紹宗的建議準備領輕騎搶占晉陽。
“如今天柱所余二子盡皆年幼,不足以當大事,歷數天柱宗親,唯刺史豪勇,可繼大業,高晉州請刺史切勿猶疑。”
孫騰言辭懇切。
“賀六渾是個忠厚人啊,他誠心待我,兆必不相負。”
爾朱兆熱血上頭,將爾朱榮曾經的告誡忘得一干二凈。
洛陽城中。
元子攸方寸大亂,前些時日,爾朱榮族弟,逃出洛陽爾朱世隆調遣千余騎兵到洛陽城下哭冤,索要爾朱榮尸體。
元子攸派遣將領率萬人出城驅逐,卻被殺得大敗。
僅爾朱世隆一人便難以應對,待汾州爾朱兆、關中爾朱天光、徐州爾朱仲遠等人齊至,又該如何抵擋。
不得已,元子攸又立爾朱之女爾朱英娥所生皇子為太子,期望能緩和彼此矛盾:
住手,你們住手,不要再打了,你們不要打了啦。
我都已經頒下赦旨,你們這幫殺才為什么不肯罷休,快看,儲君都是你們爾朱家的血脈,我真不會清算你們。
然而元子攸劇本寫得好,偏偏遇上了喜歡自由發揮的爾朱氏眾人。
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爾朱榮麾下大將,曾鎮守中山的大都督武川人賀拔勝,因在北鎮之人中極具聲望,與高歡同樣受到猜忌,被調至洛陽受到監視。
爾朱榮死后,賀拔勝并未出逃,而是選擇依附元子攸。
但僅此而已,接下來,各方消息接踵而至,讓元子攸徹底陷入惶恐。
爾朱兆占據晉陽,繼承留守兵馬,揚言要南下為爾朱榮復仇。
十月十三,因河橋被毀,爾朱世隆渡河撤往長子(長治),途經建州(晉城高都鎮),因建州刺史陸希質不愿開城,爾朱世隆屠盡城中百姓,獨有陸希質在城破之前早早逃亡。
不久爾朱兆領兵南下,與爾朱世隆、殷州(河北隆堯東)刺史爾朱羽生在長子會合。
正與涇州(甘肅涇川)刺史賀拔岳分兵平亂的爾朱天光,得知爾朱榮身死的消息后,旋即班師,在涇州匯聚關中兵力,準備出兵洛陽。
十月三十,身在長子的爾朱氏眾人推舉繼領晉陽大軍的爾朱兆為領袖,尊長廣王元曄為天子,爾朱氏眾人各有封賞。
十一月初五,徐州刺史爾朱仲遠起兵攻破西兗州(山東曹縣)。
元子攸終于醒悟,自己與爾朱氏再無和解可能,元子攸蕃邸舊臣高乾聽聞爾朱榮被殺,特來洛陽投效。
而高乾之弟高昂,以豪勇著稱于世,爾朱榮深忌之,命人誘捕囚禁于晉陽,爾朱榮入洛,又將高昂移囚洛陽。
爾朱榮死后,高乾、高昂兄弟才得以相見,元子攸派遣高家兄弟回歸河北,招募義士勤王。
又下詔心腹將領鄭先護與行臺楊昱領兵往滑臺(河南滑縣),征討爾朱仲遠。
之后又命賀拔勝領部曲支援鄭先護。
元子攸不曾預料到的是,鄭先護作為帝黨死忠根本不信任賀拔勝這個爾朱榮舊將。
賀拔勝一路行軍至滑臺,鄭先護竟不許其部眾入城休息,致使賀拔勝被爾朱仲遠擊破。
賀拔勝只得投降爾朱仲遠,重歸爾朱氏麾下。
就此,位列高歡、賀拔岳、懷朔人侯景之上,堪稱爾朱榮麾下第一外將的賀拔勝,再不復曾經的威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洛隆县|
绥阳县|
元阳县|
太白县|
彭阳县|
收藏|
钟祥市|
柘城县|
衡山县|
诸城市|
民县|
雷山县|
平南县|
宝丰县|
赣榆县|
日照市|
兰西县|
西贡区|
都匀市|
龙海市|
右玉县|
苍溪县|
许昌县|
陆良县|
巴楚县|
醴陵市|
馆陶县|
修水县|
偏关县|
浦东新区|
介休市|
岳阳县|
盐津县|
镶黄旗|
汤阴县|
日喀则市|
鹰潭市|
汉寿县|
通许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