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親一事,在皇帝那過了明路,趙云璟回去后,趙家就堂堂正正地準(zhǔn)備起來。 離婚期還有半個月時間,趙大叔趙大嬸又沒有操辦過這么大的宴席,加上他們二人先前是在村里,接觸的都是同村的村民百姓,宴席之中只需要吃好喝好就行,沒有那么多這樣那樣的規(guī)矩。 但在京中不同,光是擬宴請名單,就把趙大叔愁得三天三夜不敢合眼,趙大嬸也是睡不著覺,才兩三天,頭發(fā)就掉了一大把,兩人沒轍,突然水生提起了黎老太太,夫妻兩人連滾帶爬去請教了。 親外孫女成婚,黎老太太心中不舍,但也是早有準(zhǔn)備的,對于趙家夫妻主動上門請教,她還是很高興的,心想這對夫妻并沒有因為自已改了門楣就改變?yōu)槿说膽B(tài)度,還是那么謙遜,那阿嬌嫁過去,肯定是吃不了虧的。 黎老太太之前就是黎家的當(dāng)家主母,像這樣的宴會她操辦過不少,便是還沒出嫁前,作為長房的嫡女,操辦宴席也是她的必修課,加上她本身對帝京各家十分熟悉,因此那些困擾了趙氏夫妻的大問題,到了她這里,處理起來就是輕輕松松的。 黎老太太說:“梁山長不是來了帝京嗎?他算是云璟的啟蒙恩師,年紀(jì)也剛好,由他來當(dāng)主婚人就很合適,寧賢可以當(dāng)證婚人,另外你們除了跟衛(wèi)國公府走動得比較多之外,京中其中大戶都素未交往,而且云璟原本就風(fēng)頭正盛,如今又干了得罪人的事,需要適當(dāng)降一降溫,省得旁人拿這來說事。所以我建議除了衛(wèi)國公府以及之前那條街上的鄰居,以及兩家的親朋戚友,別的能不請就不請。” 趙大叔松了口氣:“這樣挺好,這樣就好,擺席就要請熟悉的人來吃席,吃席也是跟熟悉的人一起吃才過癮,要是來的全是皇親國戚,這個席啊,誰也吃不好。” 趙大嬸也跟著松了口氣,她覺得自已的頭發(fā)應(yīng)該能保住了。 “不過云璟深得皇帝看重,宮里必定會來人,加上一些不請自來的,這席面你們最少得多預(yù)留三席,另外,多增加人手,安全問題要處理好。至于菜單,我這里有一份,雖比不上宮里的,但端出去一定體面。” 趙大嬸捏著那張菜單,簡直不知道說什么才好,黎老太太不僅救了她的頭發(fā),也救了她的老命啊,要不,等阿嬌他們成親了,還是把老太太接到趙家吧?不然到時候阿嬌跟著云璟去了外地,江霧漁又忙,小五和小九又去了書院,家里就只剩下一個老太太,誰能放心得了啊? 萬一家里的仆人不忠,或是因為阿嬌他們不在,從而養(yǎng)出了惡奴,到時候惡奴欺主,等他們發(fā)現(xiàn)再去接,老太太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