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痛了。請您快點幫我手術吧!”病人對陸醫生的醫術似乎挺信任,畢竟工作了八年的老醫生嘛。 所以說,有時候醫生還得會包裝自己才行。 “醫生,我這條腿今后會有影響嗎?” “從拍的片子來看,情況還算比較好。具體有沒有影響,要等到取出里面的異物,等到傷口愈合后才能知曉。” 陸醫生回答得滴水不漏。 這一點很值得周燦這樣的新人學習。 回答病人的問題,盡可能保守一些。絕不能用一些肯定詞。 一定、絕對、完全……有經驗的老醫生從不使用這些肯定詞來答復病人。 而是使用一些靈活性很高的詞語。 可能、也許、一般來說、大概…… “好了,馬上為你手術取出里面的異物。以我八年的手術經驗判斷,創口不復雜,異物較為平整的情況下,手術時間不會太長。” 陸醫生再次提到了引以為傲的八年工作經驗。 應該是指三年規培,五年住院醫。 實際上,所有本科學歷的住院醫生都是這個流程。干得好的五年升主治。干得不好的十年都不一定能夠升到主治醫師。 特別是圖雅這種省級重點三甲醫院。 全都是尖子,職稱每提升一級,競爭壓力都是呈幾何備數增加。 年近四十還在住院醫師職位上混的人,不是一個兩個。 正常晉升流程,基本上就是干滿三年住院醫的時候,表現優秀,可以爭取到一個進修名額。進修回來后,干一年住院總,然后不出意外的話,工作年限達到主管部門的要求,便可以順利升到主治級別了。 升主治不算特別難,真正難的是評副高職稱。 這一關不知道卡死了多少人。 富醫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年齡已經超過45歲,可是評副高職稱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很大概率,他一直干到退休,仍然是個主治。 “小周,別愣著啊,舉著片子讓我隨時參考異物嵌入的深度和位置。” 陸醫生最喜歡把下級醫生當奴才使喚了。 昨天,金銘希就倒霉的被陸醫生使喚了將近一上午。 現在輪到周燦倒霉。 不過周燦與金銘希不同。以周燦的能力,早晚會得到富醫生的賞識和信任。到時候,陸醫生作威作福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要是換成許醫生在這,他敢對周燦這么呼來喝去? 周燦壓著怒火,舉著片子供陸醫生隨時查看。 “舉高一點,對著光!舉個片子都不會,笨得要死!” 陸醫生罵道。 這是給周燦一記殺威棒還不夠,還要再多給幾記。 周燦老老實實的照做。 想要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猖狂。 且讓陸醫生多狂妄一陣子。 這個病人絕對有問題,別說是陸醫生這個眼高手低的二貨給他做手術。 便是富醫師親自手術都有可能栽跟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