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段茗敬瞧了一眼文書,拿著其中一份文書上前給喬嵐看,“娘,這張大人可真是個熱心腸的,把這所有的事情都給辦妥了,段…三弟不用去京城了。” 看著這份文書,段茗敬跟著感嘆起來,“張大人怎么這么晚才回京呢,要是咱家抄家那會兒他就在,指不定就不用離京了。” 他爹當年的罪名本就不大,完全是因為段家在朝中無人才會被牽連的。若是張大人當時在京城,替他們家周旋一番,指不定就不會被牽連了。 喬嵐跟著看了一眼文書,平淡道,“把這個給青兒送過去,不用去京城能省事不少。”至于后面段茗敬的感嘆,喬嵐沒往心里放。 只是覺得段茗敬四肢既不發達,頭腦卻很簡單。 要是這張大人跟段岳秀真有這么深的情誼,早就動手幫段家了。 段茗浩去世的時候,段岳秀還在,前來為段家大少爺悼唁的人擠滿了靈堂。 等到段岳秀去世的那一年,幾乎沒什么賓客上門,段家門庭冷清極了,更不要說以后。 北邊雖遠,若是有心,好友去世的消息怎么會不知道? 張家在京城權勢極大,張梁要是惦記著好友的遺孀和子孫,跟家里多說上兩句,也不會出現段家離開京城時的慘淡。 喬氏厚著臉皮去娘家討來了幾十兩銀子,靠著自己藏在外頭的私產,才攢得了一家人平安回老家的銀子。 喬嵐如今想來,覺得喬氏雖有愚昧冷血之處,但頭腦冷靜堅韌不拔。尋常婦人遇到這事早就丟了主心骨,或依靠著兒子的主意,她直接攬起了全家的責任。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還沒看明白?”喬嵐對著段茗敬問道。 今日領了賞賜,段家上下都高興得很,段茗敬自不例外。被喬嵐打擊了一句,段茗敬臉上的笑容褪去大半,怎么都高興不起來。 段茗敬認真沉思了一會兒跟喬嵐道,“娘,你說的對,他們沒一個好的。咱家破落的時候沒一個來幫咱們,看著咱家有本事了,起來了,又跑過來好言好語,真不是個東西!” 這話落音,段茗青和段茗琛都跟著望了過來。 “怎么了?” 喬嵐:“這話你自己想想,可別再說了。” “娘,為什么?”段茗敬不解。 “問了你也不明白,日后別說人壞話了。” “哦!”段茗敬點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