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23章 錦衣衛棒打驅逐百官-《大明嫡子》


    第(3/3)頁

    回到寢宮里的孫狗兒,躬身站在偏殿里頭,低著頭輕聲回稟著。

    在他的身前,赫然是方才在他嘴里已經歇下的朱元璋。

    而在朱元璋左右,各自坐著太子朱標和皇太孫朱允熥,在這爺孫三人中間,則是一方大明堪輿。

    最新的大明一十四道堪輿圖。

    且在最南方,新征建立的交趾道和占城道以西,還有不下半座中原的疆土,是被虛線囊括在其中。

    朱允熥的視線從南邊大將軍目下統軍所在位置上抽離,看了眼重新回來的孫狗兒,最后默默的注視向老爺子。

    朱元璋只是嗯了一聲,忽的輕笑一聲:“那個孫成倒是有些大膽啊。”

    朱允熥愣了下,老爺子說這話的時候分明是在盯著自己的。

    而孫成是什么人?

    滿朝誰不知道,他當初是自己身邊的親衛,后面被塞進錦衣衛,短短數年便坐上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的位子上。

    朱標則是在一旁插嘴道:“蔣瓛這個指揮使倒是坐的安穩。”

    朱元璋輕咦一聲,側目看向老大,哼哼兩聲:“太子以為今天這事怎么處置?”

    朱標低下頭:“一切皆有父皇圣裁。”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揮手指向朱標:“和你爹學著點,滿大明,就數他最精明了。”

    在這二位面前,朱允熥只能是充當賠笑的角色,滿臉笑容的點著頭。

    朱元璋陰陽怪氣了一陣,便轉口道:“咱們家門口也容他們鬧哄哄的吵鬧了兩天,現在趕回去,已經算是給他們面子了。”

    朱允熥這時候才搭話道:“孫兒以為,朝廷恐怕還要停擺些時日,今日孫成驅逐百官,他們又多了一個借口和理由,回頭朝堂上定然是還要鬧一鬧的。”

    朱標卻是皺起眉頭看向好大兒:“既以那點注意,便莫要瞻前顧后,當有一往無前之勢。中樞若有動搖,何以令天下信服?”

    朱元璋適時搭腔:“你看吧,我就說你跟著你爹還有的學。”

    朱允熥癟癟嘴:“時下要看的不是應天城,而是地方上的動向,孫兒只是不愿百姓再受動蕩之苦。國朝二十多年了,天下的百姓也該踏踏實實的過上安穩日子了。”

    “北地少士子,藍玉和沐英此刻都統領大軍在外,只要直隸、湖廣不亂,天下士林便惹不出麻煩。”

    朱元璋中氣十足的說著定心丸。

    朱標亦是在一旁附和。

    朱允熥低頭看向面前最新的大明堪輿:“大將軍在南邊已經有幾年了,新征之地漢化漫長,是否該伺機遷移中原百姓前往定居?”

    在應天城官場大亂的時刻,朱允熥忽然提出這樣的提議,其中含義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標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交趾道有過遷移中原百姓。占城道與西邊征討之地臨近,可往占城道先行遷移百姓,待大將軍穩定新征之地,即可由占城道遷移百姓西行,如此也能節省朝廷耗費,更能立時組成遷移定居,不叫百姓顛簸于路途之上。”

    朱元璋點點頭:“待此番朝中穩定,便辦這件事情吧。”

    朱允熥又道:“曹國公在倭國已有三四載,如今倭國南北兩朝趨于穩定,朝中是否該加派軍馬,守備我朝產出?”

    朱元璋搖頭道:“倭國不急于一時,咱們家的精力有限。若倭國有大變,便叫九江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往朝鮮過去,等回過頭咱們就有理由打回去了。”

    這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在的思路。

    朱允熥不再多言,他此刻對倭國有此提議,也不過是因為解縉前番與自己說到過,如今水泥路的修建很是需要人工,若是能調用倭工,他就能保證朝廷即便是同時開工三條以上的水泥路,也能保證朝廷的用度不會太高。

    倭工實在是勤儉節約的法子。

    只是老爺子不同意,那也就沒法子,爺孫三人又往旁的地方討論起來,全然對午門外正在發生的事情于不顧。

    今日里,應天城的百姓看到了難得的一出好戲。

    當無數的官員,在錦衣衛的驅趕下,逃出端門、奉天門、長安右門,到了皇城外的時候。

    已經有無數的百姓得到了消息。

    百姓們不敢跨過復星橋和大中橋,便聚在太平里和復呈里兩處的街面上,眺望著那些從皇城里奪路而逃的官員們。

    官員們后有錦衣衛如狼似虎,前有百姓圍觀,紛紛揮袖掩面,奪路而逃。

    嘲笑聲響了整座應天城。

    ………………

    ?月票??推薦票?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修文县| 酉阳| 营山县| 灵璧县| 迭部县| 山阴县| 宝清县| 丹棱县| 休宁县| 红桥区| 玉田县| 昆山市| 博爱县| 大关县| 曲松县| 台北县| 彭水| 伽师县| 屯门区| 德令哈市| 石家庄市| 五原县| 英德市| 信宜市| 惠州市| 祁连县| 荆门市| 镇江市| 海盐县| 河东区| 宁远县| 衡水市| 兰考县| 肃宁县| 富民县| 怀集县| 绥化市| 南部县| 绍兴市|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