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說親事-《大明嫡子》
第(1/3)頁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如今大明朝的這位太子繼妃,向來都是以賢良淑德著稱。
平日里賢淑溫雅,長居東宮,儼然是相夫教子的婦人典范。
加之她乃是出身壽州呂氏,其族可上溯至前宋名將呂文煥之后,在前元亦是顯貴一族,算得上是百年的詩書門第,耕種傳家。
這樣的出身,不僅僅是讓她入了大明宗室,更是成了太子繼妃。
而也因為這層出身,從洪武十五年之后,朱允炆便或多或少的獲得了朝中文官們的注意和期待。
他們是同樣的人!
在以藍玉為首的功勛將門眾人大有深意的目光,在中書舍人劉三吾為首的目露好奇的文官注視下。
呂氏站在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的福身施禮:“兒媳祝陛下福順安康,福壽長駐。”
她用的是兒媳的身份。
在場的人皆是側目翹首以待,只等這位太子繼妃究竟是要說些什么。
朱元璋亦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同樣目露疑惑的太子爺,沉吟須臾,而后便爽朗大笑道:“咱甚好!東宮里有你當家,咱這些年很是放心。”
說著話,朱元璋不咸不淡的瞧著這位兒媳婦。
呂氏并非是如他的意,開平王常遇春家的姑娘,才是他一直最滿意的,怎奈何那丫頭天不假命,福壽不在。
老爺子并沒有問她站出來是想要說什么。
呂氏心中掠過一絲異樣,低眉側目看向坐在一排的朱允炆和朱允熥。
心下定計。
終是緩緩開口道:“兒媳見父皇先前說及咱家的兒孫都已長大成人,前些日子太子爺也說孩兒們都到了要娶妻的時候了。
便想著孩子們如今都大了,確實到了該指定婚配的年紀,兒媳眼拙,只好借著今日這大喜的日子,想做喜上加喜的事兒,請父皇為這兩孩子的婚姻之事定了下來。”
呂氏當眾表明心意,頓時引得在場的文武大臣,勛貴家中的女眷們一陣竊竊私語。
其中尤以在場的勛貴家的女眷們最是期待。
無他爾。
如今大明朝的宗室,為子孫指配婚姻的首選,向來都是側重于勛貴家的。
誰都看得明白,這是皇帝為了籠絡勛貴,家中宗室和勛貴之間的聯系。
若不然,為何當年的太子妃出身常家,燕王妃出身徐家。
宗室諸王的正妃,也大多都是朝中勛貴家的女子。
正在瞧著那戲臺上白面戲子的朱允炆,茫然回頭看向自己的母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肥西县|
江阴市|
汉川市|
全南县|
贵德县|
大港区|
平阴县|
北流市|
越西县|
伊宁市|
阿拉善左旗|
宜良县|
天等县|
平昌县|
高州市|
阳朔县|
珠海市|
永兴县|
上饶市|
鞍山市|
奉新县|
定远县|
五寨县|
银川市|
旺苍县|
长乐市|
湄潭县|
张北县|
玛曲县|
南平市|
玛曲县|
敦化市|
哈密市|
威信县|
子洲县|
崇明县|
雷州市|
西和县|
通渭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