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與明顯十分歡喜的公孫達不同,左平內心要更復雜許多,他反反復復看了幾遍帛書,最終忍不住問到:“可知阿都那下場?” 送上竹筒后,信使并未離開,立在堂下等待詢問,聽左平一問,立刻拱手回答道:“敵首阿都那中箭逃竄,不知下落。” 聽見阿都那不知下落,公孫達和左平臉上同時浮現出一絲放松。 公孫達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他雖然一直放狠話,但是阿都那若是死了,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但確認阿都那沒死,他又覺心中遺憾,當下嘖了一聲。 公孫達的表現沒有逃過左平的眼睛,他向公孫達投去警告一瞥:“若是阿都那身死,只怕冒頓要發瘋,邊地戰事又起?!? 左平的話叫公孫達黝黑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譏笑:“左叔說笑了,烏桓哪一年不南下寇邊?阿都那死要瘋也輪不到冒頓瘋?!悲偟牧碛衅淙?。 “阿達。”左平大聲打斷了公孫達的話,視線在堂上諸人身上掠過,又在拿起戰報看了一遍 許久,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伯圭帳下人才濟濟??!”左平感嘆一聲,這樣年輕武勇、兵法韜略精通的將領,假以時日必成大氣,卻只是都尉之職。 只要出身稍高,縱然有大才,便決不重用。 身份微寒,俠氣相合,即便是飯桶廢物都予以重任。 就是這樣的用人方針,導致了公孫瓚的敗亡。 不過左平沒有說出心中所想,旁邊公孫達就是公孫瓚舉薦,直說出來難免有指桑罵槐的嫌疑。 況且公孫瓚縱是庶子也不是他能隨意點評的。 沒察覺到左平感慨下的另一重意味,公孫達作為一個單純的武人,一直庇護在公孫瓚的威名之下,他不愚笨,但是比起左平之類部曲近將還是少了許多心眼。 他此時感興趣的是這場仗是怎么謀劃怎么打的! 當下命人取來地圖,叫來幕僚親將在堂中推演起戰局來。 左平卻沒他這樣的興致,他眉頭緊縮思慮了更多,若是公孫顏姐弟柔弱些則罷,可是部下卻這般強勢,只怕家主先前的諸多布置均不能順遂如愿。 況且先前已經送去求援,此時危險解除,還要再命人快馬加鞭通報一次為好。 左平心中思忖著,借口回到驛館,重新提筆書信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至令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