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哪里哪里。” 盧新中艱難地掛住笑,只說回去立馬將該辦的辦了,等木頭到了請小公子務必快些將推車做出來。 人一走。 家里清凈下來。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 文德厚帶著倆兒子回來,張氏同他說了此事。 “先前我不是說過,將推車做法告訴他們嗎?這乃是有利于黎山開荒的東西,我們怎能因一己私利就橫加阻擾?” 此時正值剛用過飯,大家還都在飯桌上。 文德厚沉著臉說完話,本來和諧的氣氛頓時有些沉重。 張氏就坐在他旁邊,抿著唇不發一言。 先前兩人確實商議過,最后各執一詞,沒得出個結果。 文瀾瞧瞧她娘,正準備開口懟爹。 豈料被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搶了先。 “爹,兒子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文洵坐姿端正,很謙恭的發問。 “你說。” 文德厚對長子向來很有信心。 “兒子以為,不論在朝在野,都有賞罰分明這一項,如爹做官時,若辦成了什么利國利民之事,朝廷自然該升任官職,非是貪圖官位,而是在更高的位置,可以為百姓做更多的事。而今我們開山采石,又能做什么呢?” 文德厚陷入思索。 文洵又道:“我與爹轉成文職,便有機會接觸黎山政事,將虞都一些可用的東西教給他們,豈不比每日砸石頭更有利?” 文瀾挑了挑眉。 沒想到啊。 大哥有點東西! 能把這事說得這么冠冕堂皇! “爹不是被流放了一次,就不想為朝廷效力了吧。”她又拱了把火。 “胡言亂語!”文德厚不悅的呵斥了一句,轉而對文洵溫和道:“你想的深遠,是爹先前思慮不周。” 此事議定。 不管怎么說,文德厚這關算過了。 張氏臉色稍稍緩和。 “盧新中同你們說的不是假話,黎山縣前段日子確實接納了一大批南邊來的流民,短短幾日就都安頓了下來,只怕耗資甚巨,這里的縣令是個好官。” 文德厚說完,話風一轉。 “明日將圖紙交給人家,莫再要銀子,這種時候,我們不能給縣衙添麻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