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 登封告成-《北朝帝業》
第(2/3)頁
如此一番推廣與改革,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才使得科舉考試總算是具有了國之才選大典的氣象,每年都有數千貢舉人入京參加科舉考試,給國家建立起了龐大的人才儲備庫。
有了足夠的人才儲備,那么在官員銓選上的標準則就可以放得更高,也使得大唐官員考績壓力非常的大。
往年都是一歲一考,京官三年、外官四年秩滿,總其考績再作黜陟。但是如今保留一年一考的同時,如果連續兩年考評為中下,那么便直接罷官,不需再等到秩滿,而且凡因此而遭罷黜者,十年之內不得再參銓選,唯有通過朝廷特別開設的制舉考試,才能解除這長達十年的守選禁錮。
只不過制舉考試乃是專科取士,并不常設,即便舉行,往往也不過選取十幾人或者更少,能夠通過制舉考試脫穎而出者,無一不是翹楚才流。
今年的科舉相關與往年大同小異,匯報起來倒也很快。足足多達五千余名參加科舉的貢舉人,禮部也不可能將完整的名單直接奏于至尊,所以李泰也不能從中發現什么熟悉的名字,只能等到科舉考選結果出來之后再作閱覽。
在講完科舉事宜之后,李泰又想起另一樁事情,那就是有關宗室封爵管理。當年大唐新立,還有諸多的事情要進行處理,所以對于宗室封爵便也沿襲前朝,并沒有更作完善調整。
如今已經是到了開皇十七年,他已人到中年,兒子們也已經陸續出閣封爵,宗室兄弟們有的都已經辭世,加上宗族還有許多新生后代,所以關于爵祿傳承方面也需要更作一番整改。
于是李泰便又交代徐陵稍后會同宗正一起,盡量在年前便將相關的規章改革便敲定下來,不要耽誤了宗室們年終祭祀祖宗。
有關宗室封爵的調整,基本上就是明確親王、郡王與嗣王等這一系列的等級劃分。李泰自己兄弟、兒子自然是要獲封親王,而同祖父的各支兄弟則以長者為親王、余者為郡王,再傳嗣王與郡王同級。親王傳嗣五代、郡王傳嗣三代,若當中并無立功或恩賜,便除其國、唯附宗籍而已。
隴西李氏本就世系龐大,加上還有一些功臣賜姓附籍,每一代宗籍人口幾乎都是指數性的爆炸增長,不加規范嚴管,很快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而李泰這一代情況還不嚴峻,那還要托了爾朱榮的福,但也是時候要防患于未然。
他也并沒有一味的削減宗室待遇,還是鼓勵族人們各盡其才、施展抱負,凡所在附宗籍人員,只要能夠通過科舉考試便授五品散官,并且不需守選,當年便可參加銓選授官。
只要宗室子弟具有一定才能者,李泰也都樂意給他們鋪平道路,加入到統治系統中來。但要就是爛泥扶不上墻,那也不能世世代代養著這些米蟲。
講到銓選事情的時候,李泰又交代吏部侍郎盧昌衡在銓選當中要適當的對功臣尤其是烈士子弟有所傾斜,而對于由武職轉向文職任命的官員,也要更多的考量其實際的才干而非經義文章。
隨著立國日久、內外漸定,如今的大唐武事已經不再像立國之初那么頻繁了,相應的武將們機會也有所減少,對內的統治管理需求漸漸超過了對外的征服開拓。許多武將不得已都專職為文官,甚至有的都入為宰執,對這些官員進行適當的關照也是順應時勢的發展需求。
幾項事情商討完畢,時間也已經來到了中午,李泰也準備收拾一下案頭雜物便用午餐。他并沒有留入奏事宜的幾人用餐,倒也不是吝嗇一餐飯食,只是沒有幾個人樂意陪領導吃工作餐,這點自知之明李泰還是有的。
盧昌衡已經起身準備告退,但徐陵卻還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反而又來到御案前方作禮道:“臣另有一事啟奏圣人,今朝野多有議論應作封禪大禮事宜,朝廷往年對此亦有所論,但卻一直未允。而今海晏河清,國力鼎盛,一掃魏晉以來喪亂頹廢,臣亦竊以為,圣人應承天命,理治神州赤縣、邦國萬民,如今治功赫赫、成果累累,自應告于昊天、報此人神之功!”
旁邊盧昌衡聽到徐陵奏言此事,本待轉身離開,這會兒便也又轉正身體,向著上方至尊作禮道:“徐尚書此言大善,臣亦附請封禪!”
自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以來,神州陸沉、道義不昌,天下衰亂分裂數百年之久,一直到了當今至尊一舉蕩平異己、統一天下,才使得神州金甌復歸完整。之后更是對內勤修政治,對外大創武功,使得大唐帝國統懾群邦、威震八方,當今至尊更是被諸胡邦主豪酋推為天可汗。
早在開皇六年朝廷徹底剿滅北齊殘部、其后又陸續收復遼東的時候,朝中便不乏有請求封禪之聲。不過李泰以當時天下新定、諸方未安、國亦未富為由,將此提議給否決了。之后每當朝廷內外有什么大事興建,便都會有朝野之士倡議封禪,但李泰也都一直沒有應允。
并不是他不想封禪,畢竟對于古代的帝王而言,最大的榮耀便是封禪泰山、告功于天了。只不過大部分皇帝都有自知之明,偶爾有那么一個渣渣硬上,結果便直接搞臭了這樣一個從古代延傳下來最為莊嚴輝煌的典禮,以至于后世帝王哪怕再登泰山,都不好意思再稱是封禪,只能看看日出,過過干癮。
李泰當然也拒絕不了封禪的誘惑,只是之前一直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可是這一年年被撩撥下來,內心其實也已經是蠢蠢欲動了,如今徐陵等人再提此事,他便也有些按捺不住,低頭沉默了半晌之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封禪盛典,遠非二三子能為決定,需與國人共作商討,眾皆稱允,遂可執行。”
徐陵等人聽到至尊明顯已經是有些意動,心內也是一喜,忙不迭作拜點頭應是。若能成功封禪岱宗,不只是帝王的榮耀,同時也是他們當世臣子的榮光,后世亦必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后朝廷之中很快便掀起了一番有關封禪的討論,只是對于應不應該封禪,群臣對此討論不多,似乎大家統一都默認這個問題不值得討論。
畢竟大唐創建以來所取得的功業可謂是有目共睹,東夷西羌、南蠻北虜莫不臣服,可以說是強漢以來所未有之盛世!甚至就連大唐創建本身都是一樁了不起的功業,五胡興繼之后漢人王朝再次統治神州赤縣!
所以在群臣一番默契之下,直接跳過了應不應該封禪這個問題,開始了封禪的禮節、規制和流程等各方面的討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临城县|
贵州省|
海原县|
楚雄市|
石屏县|
宝兴县|
毕节市|
井研县|
奉化市|
阿合奇县|
乐山市|
九台市|
大姚县|
马鞍山市|
明星|
梧州市|
方正县|
宁国市|
清苑县|
资兴市|
普兰店市|
贺兰县|
建德市|
竹溪县|
安泽县|
扶沟县|
迁西县|
庆元县|
梁平县|
眉山市|
冕宁县|
潞城市|
临沧市|
达尔|
五大连池市|
息烽县|
雷波县|
聂荣县|
灌阳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