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文逸折身回到村前,姜落依舊坐在原處,不過手里多了一卷書。 方才只有她一個人在,此刻她身邊多了個年輕男人。男人坐在另一邊煮著茶,茶葉在開水里翻滾,周遭的空氣彌漫著誘人的茶香。 “請問,姜承姜公子在嗎?”曹文逸臉上僵硬,不情愿的問道。 姜落頭也不抬,“不在,我哥在地里干活呢。” “那姑娘是?” “我叫姜落。” “姜落?就是你發明了造紙術?”曹文逸面上一喜。 姜落含笑放下手里的手,搖頭否認,“不是我,誰發明的已經不可考究,不過是蔡倫先生改良了造紙術。” 蔡倫?如此奇才,曹文逸從沒有聽說過,不免心里嘀咕。 “別的不說,本官方才在村里聽說,女子入學堂是你的主意?”姜落點了點頭,并且示意姜伯寧給他倒一盞茶。 他不客氣的接過茶水,“自古以來,女子都應該藏于閨閣之中,專于后宅,教養子女,伺候公婆,如此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入學堂當然是為了讀書明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姜落道。 “女子要什么見識!真真是荒唐。本官寒窗讀書二十余載,從來沒聽過哪朝哪代有女子讀書,女子拋頭露面。” “且不說其他,單單是秦州刺史,他體弱,楚夫人幫他主事,就因為女子主事,才造成秦州三年內亂!”曹文逸吐沫橫飛,循循善誘,試圖說服姜落。 姜落托著腮,略略思考了一下,“如大人所說,女子本就見識短,所以不必讀書。” “當然!” “那大人有什么長的見識?”姜落笑問。 曹文逸負手而立,整個人自信爆棚,“本官生于鄉野,讀書二十載,入安州刺史府為幕僚,從跟隨刺史大人上過戰場,也曾遠赴京城,遙拜天子。” “那大人抵御外賊,可有軍功?入朝覲見可有利民之舉?”姜落站起身,似是瞧笑話一般繼續道,“安州之外是為梁國,梁國之外仍有天下。天下與世間萬物而言也不過滄海一粟,如此而言,你算有什么見識呢?” “既然你也不算有見識,是不是大人你也不該讀書。” “你!你……”曹文逸被她懟的啞口無言。 “別的不說。”姜落把手里的詩集遞給他,“這本書上,大人可識得一個字?” 曹文逸接過去,仔細翻看了一遍,頓時冷汗涔涔,他真的一字不識。 姜落信口道,“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