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過生日-《農(nóng)家四果種田記》
第(1/3)頁
一場大雪過后,接著連下了兩場中雨,地面濕漉漉的,總是不見干,劉桂圓幾個就不想出門,怕弄濕了腳上的棉鞋,非要出門時,就在棉鞋底下綁一雙草鞋,趿拉著出去再趿拉著回來。
他們平民老百姓,這時冬天常穿的鞋就是棉鞋,和后世的老bj布鞋款式很像,只是在鞋面里絮了棉花。劉桂圓曾問過大姐,她們?yōu)槭裁床毁I靴子穿,大姐說靴子只有達官貴人可以穿,否則就是僭越。
今日是劉桂圓家殺豬的日子,姐妹仨商量過了,兩頭豬個頭不大不小,與其餓一冬不如直接殺掉,多留點豬肉豬血啥的,撒上鹽腌著,今年過一個肥年。
很快,他們村請的殺豬匠來了,是個長的有些黑的壯漢,聽說他除了給人殺豬,他家在鎮(zhèn)上還經(jīng)營著一間肉鋪,每回殺完豬以后,就將村民吃不完的豬肉買走。
一大清早的,劉紅棗和劉花生將兩頭豬趕到空地上,與此同時,劉桂圓叫來了她二叔,幫忙看著屠夫殺豬,至于她們仨都是小孩,不能在現(xiàn)場看,她們也不樂意看。
等到殺豬的時候,三姐妹掩上房門,捂著耳朵躲在屋里,不一會,外頭就響起了撕心裂肺的豬叫,屋里小狗聽到動靜嗷嗷哼唧了兩下,就躲在床底下不敢出來了,好在蓮子沒什么反應(yīng),小娃兒總是膽大。
殺過豬后,二叔告訴她們,兩頭豬看著不大,肉怪結(jié)實,擱秤一約有兩百八十多斤,肉質(zhì)肥瘦均勻,色澤白里透紅,聞著幾乎沒有膻味,因此屠夫出的價錢就比前幾天殺的豬都高。
劉桂圓家一口氣留了十斤豬肉,外加一副豬肝,半扇豬排骨,剩下的全都賣給了屠夫,共掙五兩三錢銀子,這么算,一年到頭養(yǎng)兩頭豬還是很劃算。
當然養(yǎng)豬需要本錢,一頭小豬仔五六百文,后期養(yǎng)大得費不少糧食,平日里還要打豬草、打理豬圈,所以不是家家戶戶都能養(yǎng)起。想當初,劉桂圓家能有這兩頭小豬,還是從王家手里訛的呢。
“等到開春了,咱家再抱兩頭小豬養(yǎng),還得再養(yǎng)兩三只羊,羊肉可以賣,羊毛留著紡毛線,哦,對,還得抱一批雞苗,家里這三只雞慢慢都殺掉吃吧。”
劉桂圓站在一張長條桌前,一邊用搟面杖碾著粗鹽,一邊和兩個姐姐說話,此時,她們倆一個在燉排骨,一個在腌鮮豬肉,撒足鹽以后,就用麻線綁起來,掛在堂屋房梁上。
“行,你說養(yǎng)啥就養(yǎng)啥,我反正沒意見。”劉紅棗從鍋里撇出一勺血沫,倒在臟水桶里,然后將灶底的劈柴抽掉兩根,只留一根粗的慢慢燒著。
“那就再養(yǎng)只貓,家里那么多糧食,還有這些豬肉,平時炒的干貨,就怕遭老鼠吃。”劉花生擔心家里進老鼠,就想抱只小貓回來養(yǎng),要是在以前,她家別說養(yǎng)只貓了,養(yǎng)活她們?nèi)齻€都費勁。可是如今不一樣,家里有錢不缺糧,養(yǎng)貓養(yǎng)狗都無所謂。
“對了,今天臘月幾號了?咱爹娘該回來了吧?”劉桂圓碾好一大把粗鹽,一半裝在小瓦罐里,一半包起來收好,然后走到鍋臺前,掀開小鍋鍋蓋,舀了滿滿一鍋水,準備燒水洗衣服。
“不知道,我正愁這事呢,桂圓,你幫我看著鍋,我這咱去劉金娣家問問。”劉紅棗心里著急,爹娘在信上說好年底回來,眼看十一月過去,過了今天就進入臘月了,怎地還不見小人影,別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
劉紅棗說著就擦擦手,開了西側(cè)門,繞過午后朝東走,很快來到了劉金娣家。進了小院,看到顧氏和劉金娣在屋里織毛衣,就開口問:
“最近沒有送信過來嗎?”
劉紅棗心想上次那封信是六月寫的,如果他們秋天里送了信,那么這段時間應(yīng)該就能送到,但就怕他們不來信,嫌寫信麻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莱阳市|
山阴县|
修文县|
芷江|
建湖县|
长垣县|
信宜市|
怀化市|
红原县|
池州市|
司法|
噶尔县|
五莲县|
景东|
丰城市|
耿马|
沛县|
宁南县|
泰兴市|
青神县|
元氏县|
五河县|
辽阳县|
南丹县|
余庆县|
万州区|
喀什市|
巴彦淖尔市|
广河县|
玛纳斯县|
屏南县|
喀喇|
怀仁县|
柳州市|
灵山县|
阜城县|
莱芜市|
阿巴嘎旗|
农安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