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姜云皓忙著討好姜姒,絞盡腦汁想辦法。 翻看日歷,姜姒的生日越來越近。這時,姜云皓想起之前保鏢說的話。 自從姜姒被找回姜家后,這幾年,他們家好像從未給她辦過一場生日宴。 姜姒和姜錦月的生日很接近。 姜錦月的生日在前,姜姒的生日在后。 家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姜錦月身上,姜姒成了被忽視的那個人。 一直以來,姜云皓都在被姜家灌輸著一個概念。 姜姒是親生的,而姜錦月是外來的孩子,更要精心呵護,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 于是,姜家人把所有關(guān)愛都給了這個養(yǎng)女,卻徹底忽視了親生女兒。 這樣荒謬的事情,居然發(fā)生在他們家。 思及此,姜云皓立即拿過手機和錢包沖下樓。 姜姒的生日快到了,他要給姜姒買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 姜云皓去的是離家最近的商場。 他記得,他在手機廣告上看見過,這家商場新開了一家民國主題的服裝店。 姜姒不是喜歡旗袍嗎?要不他買件旗袍送她。 姜云皓在旗袍店里繞了一圈,一件都不好看,完全沒找到合他心意的。 姜姒向來挑剔,連他都瞧不上的東西,她肯定也不會喜歡。 姜云皓煩躁地從店里走出來,茫然地掃視著商場,根本不知道該去哪里挑生日禮物。 周末,商場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姜云皓百無聊賴地在坐在等候區(qū)的椅子上,打完了好幾盤的游戲,把把都輸,他的心情愈發(fā)煩躁。 剛抬眼,姜云皓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陸星沉來這里做什么? 很快,陸星沉轉(zhuǎn)過身,正好對上姜云皓的視線。 三秒后,雙方整齊劃一地別開視線。 陸星沉一溜煙跑走了,跟見了鬼似的。 姜云皓沉思了幾秒,看著陸星沉的背影,跟了上去。 五分鐘后,姜云皓看見,陸星沉走進了一家高奢珠寶店,他站在櫥柜前,一臉愁眉苦臉的模樣。 陸星沉對這些沒什么概念:“最近流行什么款式的珠寶?” 當?shù)陠T詢問禮物送給什么年齡段的人時,陸星沉卻沉默了。 他說話磕磕巴巴的:“二十四?要么是二十三?” 姜云皓將陸星沉的表情看得很清楚,他驟然生出一股危機感。 店員笑容不改,戴著白手套,取出玻璃櫥窗里的一款項鏈,放在了陸星沉的眼前。 “二十歲出頭的女生,大部分都會喜歡這樣的款式,您看滿不滿意?” 陸小少爺?shù)母星榻?jīng)驗為零,連女生的手都沒拉過,更別說給女生挑選禮物了。 再者,他一想到姜姒那挑剔至極的脾氣,就覺得為難。 在陸星沉猶豫的那幾秒中,他身后忽然落下一道聲音。 “他不要,我要了?!? 陸星沉回頭一看,不是姜云皓還有誰。 臥槽,居然尾隨他到這里了。 他們對上視線,瞇起眼看向?qū)Ψ健? 兩個人之間,彌漫著看不見的硝煙。 前段時間,兩人的關(guān)系好不容易才緩和下來。 現(xiàn)在,他們又因為要給姜姒送禮物,頓時緊繃了起來。 陸星沉故意嗆姜云皓:“這條項鏈鉆石太小了,我看不上,拿條鉆石更大的過來?!? 店員一眼就能看出,這兩個少年的家境優(yōu)渥。雖然兩人年紀不大,但一看就知道是不缺錢花的主。 看來,今天能做成筆大生意。 店員趕緊拿出旁邊的一條項鏈:“這條項鏈價值二十萬,符合您的要求嗎?” 姜云皓立馬拋棄了原先的那條,要繼續(xù)競爭下去。 他諷刺陸星沉:“才二十萬,有沒有更貴的?” 陸星沉深吸一口氣,姜云皓和他杠上了是吧。 虧他好心,把姜云皓帶到家里見姜姒,他分明就是引狼入室??! 他修長的手指點在玻璃櫥柜上,敲了敲:“把你們店的鎮(zhèn)店之寶拿出來,我要買?!? 店員興奮得手都要發(fā)顫了,努力平穩(wěn)聲線:“好的顧客,那條項鏈要五百萬,你確定要買嗎?” 陸星沉:“這是你們店最貴的嗎?那就買這條了?!? 姜云皓瞇起眼,看著店員小心翼翼捧出那盒鎮(zhèn)店之寶。 等她走到跟前時,他冷不丁攔住了陸星沉伸出的手。 “這條我要了,我出雙倍價格?!? 陸星沉想揍死姜云皓的心都有了,他以為這是在拍賣會啊,怒道:“我先來的,后來的人滾一邊去?!? 姜云皓不屑:“價高者得,我比你出的錢要多?!? “你信不信我把這家店買下來!” “我也能買,這家店明天就能寫在我的名下!” “……” 乍一聽,這好像是兩個幼稚鬼的無聊對話。 兩個小少爺身上不凡的氣質(zhì)證明了一點,只要他們愿意,這家店隨時可以易主。 短短的幾句對話里,店員有點恍惚,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換了兩個頂頭上司。 這天下午,陸星沉和姜云皓陷入漫長的拉鋸戰(zhàn)。 這時,姜錦月悄悄地回國了。 姜錦月回國是為了找那些氣運人物,檢驗他們是否還在乖乖聽話。 她決定來個突擊檢查。 她沒通知任何人,將航班信息捂得很牢。 此時,姜家很安靜。 姜錦月拖著行李箱,走了進去。 “媽,我回來了。” 聽到她的聲音,姜母回頭,眼睛一亮。 姜母上前抱住姜錦月:“你回來怎么都不說一聲,我今天剛好有空,早知道去機場接你了?!? “而且現(xiàn)在家里沒人,云皓也出去了?!? 姜錦月隨口問道:“云皓去哪了?是不是又去網(wǎng)吧了?” 姜母:“最近,他跑陸家跑得很勤快,都跟住在那里似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