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道前驅(qū)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楊廣開鑿大運河,使得洛水穿城而過,將洛陽南北一分為二,中間以四座大橋相連,蔚為壯觀。 而天津橋便是其中之一。 其橫跨于洛河之上,正西是神都苑,苑東洛河北岸有上陽宮。橋正北是皇城,殿閣巍峨,橋南為里坊區(qū),十分繁華。 因此這天津橋往來行人川流不息,好不熱鬧。 天津橋南北對起四座高樓,更添橋梁的氣勢不說,也使得這里喧鬧非凡。 這四座高樓自然主要以酒樓為主,在這樓上飲酒攬勝,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除此之外,這里更有著洛陽八景之首的“天津曉月”。 想想若于夜闌人靜,明月掛空之時,攜美來此把臂同游,個中滋味,當是一言難述。 此刻正是明月當空之時。 而天津橋上,一個身形修長優(yōu)美,作文士打扮之人,正負手立在橋頂,憑欄俯眺在橋下來了又去的洛水。 正是慈航靜齋的圣女師妃暄。 她是如此年輕。 迎著洛水送來的夜風,一襲淡青長衫隨風拂揚,說不盡的閑適飄逸,俯眺清流,從容自若。 她背上掛著口造型古樸典雅的長劍,平添了她三分英凜之氣,亦似在提醒別人她具有著天下無雙的劍術(shù)。 此時的天津橋上,仍有不少來往的路人,他們忽有所覺,一個個抬頭望去,看向天津拱橋中心點的最高處。 半闋明月剛好嵌在她臉龐所向的夜空中,把她沐浴在溫柔的月色里。 份外強調(diào)了她有若鐘天地靈氣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的秀麗輪廓。 行人心頭紛紛涌起一種驚艷的感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她是那么的自然,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淳真樸素的天生麗質(zhì)。 就好像那長居洛水之中的美麗女神,忽然興起現(xiàn)身于這洛水之畔。 縱使在這繁華都會的核心之所在,她的“降臨”卻仍是把一切轉(zhuǎn)化作空山靈雨的勝境,如真似幻,動人已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