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再一看大豆的3d虛擬圖像,整個根系的變化肉眼可見,有些側根的主要分支,都比得上主根的粗細了。 陳誠連忙將根瘤菌植入進去,然后觀看模擬過程。 果然,這次根瘤菌能夠停留在側根上,并且形成根瘤。 陳誠發(fā)現,大豆側根不像主根那樣會扎入土壤很深,反而是在土壤表層之下幾厘米的位置,更適合根瘤菌繁殖發(fā)育。 模擬出來的結果顯示,根瘤菌的固氮功能提升了241%! 這么變態(tài)的固氮效果,導致的就是整個大豆植株由于營養(yǎng)過剩而出現瘋長的情況。 反倒是最后的大豆產量只增加了78%。 陳誠對這個效果不是很滿意。 原因是這個增量只是單株大豆增量,但由于側根面積的成倍增長,現在大豆的單位面積種植數量也成倍下降。 也就是因為側根增大,原來每畝能種植2000株大豆,現在只能種植1000株了。 這樣一來,大豆78%的產量增加并不算優(yōu)秀,反而有些虧。 陳誠算了算,約莫大豆的增產至少要達到100%以上,才算是達到平衡。 現在的大豆植株根莖更粗壯,枝葉更茂盛,但大部分營養(yǎng)都用在和生長上,而沒有聚集到大豆果實里面。 下一步就是要抑制植株生長,而促進營養(yǎng)物質在大豆果實的積累。 當陳誠正要開始實驗時,電話響了。 “為,小陳專家,我是吳彬。” “吳部長?”陳誠詫異他為什么會給自己打電話。 “小陳,我們已經查清楚了。商務部今天給我來電話,說是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把國際大豆價格變化的事情查清楚了。” “到底是什么情況?” “因為丑國一個科學家研發(fā)了大豆燃油技術,已經通過驗證實驗,估計這個技術很快就會推向市場。” “大豆燃油技術?”陳誠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