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誠的老家西亭縣在漢西縣的西北邊,這里背靠北邊的高原大山,面對漢西中部的平原,是一個一半是高山一半是丘陵平原的小縣城。 其實西亭縣的地里位置很不錯,在高原寒流和平原熱流相互影響下,這里氣候宜人,雨水充沛,雖不說物產豐富,但支撐起十多萬戶小康之家是綽綽有余的。 加上前幾年開發了旅游業以后,這里的農民幾乎都上了小康生活。 西亭縣距離漢西省城兩百多公里,在坐了三個小時的大巴車后,陳誠轉乘面包車,返回他的老家萬福村。 入鄉情怯,看著熟悉的山峰河流和綠山掩映中的白墻黑瓦農房出現在視線中,陳誠焦急的心情被慢慢熨帖。 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能治愈一切的安全感。 走出農村的人,往往都會有夢回山村的時刻。那種有一處歸宿,有一份等待的地方,是他們負重前行中最大的力量。 窗外閃過的風景勾起陳誠又遠又近的回憶,不知何時聽過的一首旋律在他腦中響起。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發鬢鬢。 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 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干我臉上的淚花,溫暖我那幼小的心。 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車子開得很平穩,繞過幾個山脊,很快就到了陳誠他家所在的村子。 因為大力發展旅游,西亭縣的雙車道柏油路修到了每個村子,村子到每個公社也修了水泥路。 他們實行的是每戶分包種植蓮藕,蓮藕種植每戶盈虧自理,但以公社為單位建設民宿酒店,統一經營,旅游收入分紅。 這樣既保留了每戶土地使用權的私有性,又保證了蓮藕產業經濟的統籌管理。 很不錯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 陳誠下車時,正看見他的爸爸在田里干活。他遠遠地喊了一聲,快步走了過去。 他們家有三畝水田,加上承包的隔壁鄰居家的三畝水田,總共6畝。 他爸爸陳康正彎著腰,在給蓮藕水田放水。 一般水田農作物發病后,都會采用排干水分來減輕病蟲害,因為大多數病菌和蟲卵都大量存活在水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