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很多人只記得中間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句詩,覺得它表現了英勇無畏的精神。 但現在袁老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這句話送給他,更加貼切農業技術人員的氣魄。 誰是英雄? 默默無聞搞農業技術的人員都是英雄。 正是因為有遍地的英雄們在田間地頭的辛苦付出,才有了全國人民能吃飽飯的美好生活。 陳誠把信紙裝進信封,仔細撫平褶皺,然后放進自己的抽屜里。 袁老的信中滿滿的都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之情,這讓他十分感動。 想起自己因為拯救了漢西省的幾千畝秋大豆,就得到了一百萬多聲望值,陳誠發現人們的情感是公平的,只要你為他們付出了,他們終究會感謝你。 而看完袁老的信,他覺得那一百多萬的聲望值,不是榮耀,而是責任。 沉甸甸的責任。 收拾好心情,陳誠走出里間,看見司機小李還在那里坐著。 “李哥,謝謝你了。我送你下去?” 小李連忙站起來,道:“我還有周院士帶給你的一句話沒告訴你。周院士說想請你明天上午去漢中演講,我到時候來接您。” “好,替我謝謝周老師。” 聽到陳誠的肯定回答,小李才離開了實驗室。 “老陳,可以啊,現在都能去給漢大的學生演講了。”王凱揶揄道。 “是啊,人家可是985、211雙一流大學的學生,別到時候你被人趕下講臺哦。”丁濤也跟著開玩笑。 陳誠不屑地看著兩人,道:“這么跟你們說吧,我上次還給周院士上過課,所以你們說的什么雙一流大學的學生,根本不可能把我攆下講臺。” 他一句話就把王凱和丁濤給凡爾賽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