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城里城外完全是兩個世界,武安城里的普通百姓或許沒得肉吃,米飯還是能吃飽的,但僅僅一門之隔,外頭的人就只能吃樹葉蟲子勉強果腹。 這凄慘的一幕令人動容,但蘇臨也沒多說什么,他打過仗,這種事看得太多,這種難民是絕對不能放進城的,他們進城就會變成一批難以管控的流竄力量,都城的治安就壞了,到處都是打人搶東西,管都管不過來。 而且,不光不能放進城,救濟他們也要適度,即便城里還吃得起肉,米糧仍有余裕,卻仍不能給他們太多吃的,至少不能讓他們吃飽,要讓他們餓著肚子沒力氣。 人說到底也是動物,為了活命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吃飽的人在這群餓狼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沒吃飽的災民你用棍棒兩三下就揍死了,但吃飽了的災民就不同了,你可能反過來要被他們打死。 即便最后贏了,也要死不少人,發糧的人死一批,災民也要死一批,吃下去的糧食最后都到了死人肚子里。 蘇臨以前就想,為啥當好人發糧食,反過來還要被災民搶殺? 后來這種事見得多了,就什么都明白了,說到底還是兩方人想法不同。 撥糧施恩的人想的是:我給你們糧食活命,你們再去別處尋活路吧。 而受恩的災民想的是,憑啥你們吃得飽,我們就得餓著肚子逃災?就憑你們住的地方好?就憑你們住得靠里邊,沒有東瀛賊?你說這是命?那我也是你們的命。 肚子餓了,是非善惡什么的都甩到一邊,那時的人就不能當人看了,如果災民帶著一兒半女,那做起事來更加無可忌憚,所有的負罪感都能用「為了親人」這個理由去消除。 所以有經驗的官員都知道,救災民不是不可以,但絕不能讓災民吃飽,除非糧倉的米源源不絕,根本吃不完,否則吃飽了就一定會出事。 這種電車難題般的道德困局,蘇臨也不知道怎么解決,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一個非常簡單也非常困難的選擇題:糧食就這么點,人卻多太多,那死誰才合理? 「前頭就是兵寨了,您慢走, 我就送到這了。」守城隊長笑道。 蘇臨點了點頭,目送對方揮舞著棍子,重新回到城里,親眼看著那道城門在數百個災民面前緩緩關上。 他此刻對災民心中的怨恨感同身受,于是反過來更清楚放人進城是個錯誤的選擇。 「真可憐啊,如果不打仗就好了。」洛槐南說。 「這種事現在沒辦法。」蘇臨扭過頭,轉身走進兵寨。 /129/129844/3212034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