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朱祁鎮(zhèn)而言,南京陪都早就可以取締了。 在這里的官員,都是來養(yǎng)老的,他們拿著足額的俸祿,每天喝茶扯澹,人事不干,即便如此悠閑的生活,竟然還不知足,背地里策劃造反! 本來就看你們不順眼呢,現(xiàn)在好了,自己往槍口上撞! 南京陪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萬一北京城淪陷,可以迅速在這里構(gòu)建起第二套朝廷班底,事實上,這個作用自始至終都沒有用得上。 歷史上唯二兩次有遷都可能的,第一次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很多人建議南遷,被于謙否了,然后景泰帝朱祁玉站了出來,任命于謙為總指揮,打贏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 還有一次,就是明末,李自成打到了北京,崇禎皇帝確實想過南遷,可是,架不住滿朝官員不同意。 用他們的話說,君王死社稷,你不能走,要死也死在北京,結(jié)果,就真的死在了北京…… 再然后就是短暫而廢物的南明政權(quán)了,一群豬一樣的藩王搶皇位,苦苦支撐了十八年。 就這十八年,還是靠著清軍和李自成對掐,沒人理會南京,算是白撿來的。 所以,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南京陪都,陪了個寂寞? 既然徒自耗費錢糧,還養(yǎng)著大量閑人,不如直接取締了算逑。 這一次謀反桉中,抓了大量官員,特別是在查東南沿海走私的時候,又查出一大批,江南的官員有近半數(shù)被牽連進來,若是填補這個空缺,又要耗費大量人才,還不如直接取消南京朝廷,將南京六部剩下的官員去填補地方上的空缺。 更何況,現(xiàn)如今的大明兵強馬壯,疆域萬里,真要被人把京師都打下來,自己這個皇帝……干脆自裁算了。 還遷都,遷個屁! 于謙卻沒有想這么多,他只是覺得,皇上的決定太過不可思議,畢竟是祖宗成法,怎么到你手里,說改就改的? 改土地,改民籍,改軍隊,還要改科舉,現(xiàn)在竟然連南京說取締就取締? 你就不擔心,太祖太宗晚上來找你談人生嗎? 饒是于謙這般開明之人,也忍不住搖頭嘆息。 看著手里的新政策劃書,可以看出,皇上的初衷是好的,若是能夠順利實施,大明的綜合國力必然會出現(xiàn)飛躍式的提升。 可是,若操之太急,就怕會適得其反,最后,釀成大亂…… 朱祁鎮(zhèn)心里也清楚,于謙就算再有才,也會被歷史所局限,他沒有經(jīng)歷過后世的變遷,當然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改變,自己要做的就是不停地給他灌輸這些理念,讓他知道,新政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商量的余地。 于謙看到朱祁鎮(zhèn)堅毅的表情,也只得答應(yīng)下來,拿著新政策劃書離開。 就在這時,一個高大的中年漢子從外面進來,兩人對視一眼,那人抱拳作揖。 “于大人,別來無恙!” 于謙愣了一下,然后回道:“石將軍,恭喜,恭喜!” 石亨哈哈一笑,說道:“于大人客氣了,石某此番能戴罪立功,全靠皇上恩典,將士們上下一心!” 于謙點了點頭,然后徑自離去。 石亨來到朱祁鎮(zhèn)面前,叩拜行禮,口呼萬歲。 朱祁鎮(zhèn)微笑道:“卿家平身!” “謝皇上!” 石亨站起身,也不墨跡,便直截了當?shù)卣f道:“臣給皇上帶來一個好消息,三頭蛟沉浪,抓到了!” 朱祁鎮(zhèn)難掩臉上興奮,這個三頭蛟為禍大明沿海多年,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當初李珍率三千營截殺倭寇,沉浪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 現(xiàn)在,終于抓到了! “在哪里抓到的?” 石亨回道:“回皇上,就在城里!” “哦?” 朱祁鎮(zhèn)頓時來了興致,追問道:“城中哪里?” 石亨神秘地笑了笑,說道:“南京戶部尚書,王公明的宅邸!” “王公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