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瓦剌人能停下來認真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坑的間距很有講究。 當戰馬越過第一道長坑,那落地之后,很難避免墜入第二道長坑,就算勉強越過第二道,后面緊跟著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最終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逾越的。 其實,這些坑之間的距離是朱祁鎮帶著張輔等人連夜算出來的。 雖然張輔等人不明白,為何皇上挖了個坑還要演算半宿,什么馬身長度,前后肢的距離,奔跑速度……而且,圖紙上那些歪歪扭扭跟蝌蚪一般的符號是啥東西? 朱祁鎮當然沒時間跟他們解釋阿拉伯數字,只說按照這個距離挖,不能多,也不能少。 陳懷現在對挖坑頗有心得,一聽有新坑,趕忙自告奮勇,連夜去挖。 事實證明,大數據是不會騙人的,經過科學計算得出的結果,無論你怎么蹦跶,最終還是會掉進坑里。 前陣的瓦剌騎兵紛紛落馬,要么是人從馬背上掉下,要么是連人帶馬一起掉進長坑。 轉眼間,至少幾百名騎兵落馬,更確切地說,是落坑。 掉進坑里的瓦剌騎兵驚奇地發現,這里面還有明軍留給他們的小驚喜,就是一些被削尖了的樹枝,不規則地插在里邊,掉進去之后,不管是人還是馬,都難逃被刺穿的下場。 前陣的混亂直接導致后陣無法上前,在明軍大營門口,騎兵的速度被迫停滯下來,上千名騎兵連人帶馬堵在一起,比早高峰的大馬路還要堵。 “殺!” 就在此時,喊殺聲響起,五軍營主力盡出,殺向大營門口的敵人。 這次雙方都沒有其他花招,就是直來直往的攻防戰。 瓦剌人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弓箭,不斷向明軍營地發起沖擊。 明軍則是依托地形和營墻,奮起反擊。 在營地大門的位置,早已是短兵相接,大戰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了白熱化。 戰況異常慘烈,雙方不斷減員。 隨著明軍營寨大門的混戰愈發激烈,瓦剌人外圍的弓箭已經失去作用,因為所有人都混在一起,根本無法分辨敵友。 于是,這些人放棄弓箭,紛紛上前,參與到這場大混戰當中。 明軍營墻漸漸被破壞,出現多個缺口,雙方圍繞著這些缺口你來我往,戰況更加激烈,就連老將張輔也提著一口鋼刀,與對面的瓦剌人廝殺起來。 人群之中,一名明軍被瓦剌士兵的鋼刀刺中小腹,但是他仍舊使出最后一分力氣,伸出雙臂將身前的瓦剌士兵保住,從山坡上滾下去。 這樣以命換命的場景,處處都在上演。 雙方已經徹底殺紅了眼,整個戰場上,到處充斥激烈的喊殺聲。 朱祁鎮強忍著胸口的不適,矗立在中軍帳前。 三天之前,他還只是一名業務經理,對于戰爭的理解,大部分來自于各種戰略游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