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謝相》
第(2/3)頁
“卿……”劉藻的話語含在口中,轉了一圈,問道“可有延齡增壽之法?”
太醫令聞言,不禁納罕,天子不過二十來歲,體質雖弱,卻調養得當,近來連小恙都不曾染過,何以憂心起壽數來?
只是主上既有垂詢,為人臣者便不可不答。太醫令尋思著,回道:“《高唐賦》有載,‘思萬方,憂國害。開圣賢,輔不逮。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臣以為,為君者,掛念萬方百姓,為國家禍患而憂思。選賢舉能,彌補過失,便可九竅通泰,精神清明,與天同壽。”
這是端方之語,若是平日聽聞,劉藻許會奉為良諫,贊上兩句,然而此時,這等言辭卻被她視為空話,漂亮卻無用。
劉藻忍住了煩躁,又問“若是尋常人,如何延壽?”
太醫令回道“常人則重在養氣。”
劉藻道“何為養氣?”
太醫令緩緩回道“鬼谷子有云……”
他還未說下去,便聞一聲重擊,皇帝拍案怒斥“休再引經據典!”
太醫令嚇得腿軟,砰地一聲跪下了,語速飛快道“欲多則心散,心散則神衰,神衰則仿佛,仿佛則參會不一。故而多思不如養志,多慮不如養氣,多勞不如養神。多思多慮多勞,皆壽之敵也。心平則氣和,氣和則壽達。常人需心平氣和,少思少慮,不操勞,不憂憤,起居飲食,皆在規律之中,則延壽可期。”
他一口氣說完,幾要喘不上氣。劉藻陰沉的神色這才稍有舒展,道“只需少思少慮,不操勞,不憂憤,起居飲食,皆在規律,便可延壽了?”
人之壽數,皆有定數,太醫令所言是延壽之法,卻不敢說如此行事,必可延壽。他戰戰兢兢道“或、或可延壽。”
或可。劉藻怒意又上來了。太醫令察覺氛圍不對,忙補上一句“但憂思過甚,辛勞無度,必傷及壽數。”
劉藻聚起的怒氣頃刻間又散了去,無力彎曲了脊梁,揮揮手,道“退下。”
太醫令忙不迭地下去了,仿佛躲過一劫,逃出生天。
劉藻則抬手捂住了額頭,不可憂思,不可辛勞。可偌大一個天下,丞相哪能不憂思,不辛勞。若去謝相相位,藏于后宮之中,劉藻卻是舍不得。謝相不該如那等依附帝寵,甘愿將自己拘束在一道宮墻之中的女子一般,草草度一生。
接下去數日,劉藻皆在想此事。
時下之人,能到五十,便不算短壽。能到七十,則寥寥無幾,稱之為古來稀,便是說,自古就很稀少。
劉藻算著年數,只覺時光緊迫,每過一日都萬分不舍。她常欲召見謝相,又或是她去相府。但眼下正是關鍵時候,她不能自亂陣腳,必得一擊即中方好。
政事再忙,都顯得沒滋沒味。劉藻并未將希望寄托在謝文一人身上,她還有備選之人,若謝文挑不起重任,她便會換人頂上。此事雖未與謝相說起,但謝相多半也知。故而近些日子,謝相處也在著手,為謝文鋪平道路,好使他盡快上手。
皇帝做得久了,便會越來越順。長安城中暗流涌動,劉藻卻不覺得如何艱難,許多舉措行來,皆是得心應手。
這日微雨,她在太液池畔信步而行,欲散散心。
池畔飛花零落,被雨水打濕,落入塵埃之中。劉藻望著池面霧氣,忽而有些恍惚,仿佛有一年,也是如此落著雨,她登神明臺卜了一回,卜算她的姻緣。
這般想著,她抬首望去,便見神明臺矗立前方,其高臨九闕,恢弘之氣,震懾寰宇。
劉藻吩咐左右“備宮車,登神明臺。”
數年不曾臨此地,臺上仍舊煙霧繚繞,又因下著雨,氣息清冽,猶如仙境,使人如在云端。方相氏領著十余名巫祝出迎,見過禮后,他恭敬問道“陛下降臨,可是有事吩咐?”
劉藻看了眼他身后的巫祝,道“都退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行唐县|
固阳县|
金乡县|
阳山县|
夏邑县|
六安市|
洮南市|
大同县|
宁津县|
济宁市|
防城港市|
四平市|
惠东县|
甘泉县|
闵行区|
灵川县|
成安县|
衡南县|
金门县|
堆龙德庆县|
临洮县|
秦皇岛市|
河源市|
夏津县|
乐都县|
崇信县|
荃湾区|
洛南县|
紫阳县|
临武县|
年辖:市辖区|
泸水县|
梁河县|
中江县|
施秉县|
安化县|
古交市|
左贡县|
乐安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