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謝相》
第(1/3)頁
原以為僅只宗正卿一人有此念,又過幾日,李聞發覺不少人都對謝文寄予厚望,寄望他回京后能有大作為。
委實是皇帝已有二十三,著實已不小了,尋常女子在這歲數,膝下多已撫育數子。不論是為公,還是為私,大臣們都盼著皇帝成親,誕下皇子。
李聞原先是最著急皇帝婚事的,大臣們皆知此事,好不容易瞧見了曙光,自是紛紛往他門上來,與他商議對策。一時間,廷尉府門庭若市,李聞當真是有苦說不出。起先還勉強應對,后來登門之人越來越多,他只得稱病不見客。
劉藻在宮中,聞得廷尉病了,面帶笑意,與左右道“先生染恙,朕心掛念,賜醫官前往診脈,若無朕手書,都不許攪擾先生養病。”
她年少進學時,方偶爾稱李聞為先生,秉政后,便少有提起這個稱呼。
中常侍前往廷尉府轉達皇帝圣意時,為向廷尉示好,便泄漏了陛下原話。李聞聽罷,感慨萬千,送走了中常侍,不知怎么想起那年,陛下拜他為師不久,朝氣明朗,野心勃勃。他們從不是簡單的師徒之情,與其說教授學問,不如說是皇帝施與信任,而來借以投誠。
可在各取所需之余,他又確實教過陛下許久。小皇帝聰明,舉一反三于她而言如飲水般簡單自然,且又好學,熟讀百家經典。偶爾也使他自豪有這樣一個靈慧弟子。
那時他卻不曾想到,聰明孩子,主意也大,輕易說服不了,而她又是皇帝,更是難以進諫。
李聞拄杖在庭中,對著一叢開得正爛漫的山茶花長吁短嘆。李延代父送客回來,見父親愁緒滿懷,不免關切,上前恭敬道“阿父愁容滿面,可是為陛下婚事?”
對外人且得和善得體,對兒子便不必好聲好氣了。李聞憋了多日,一見李延,氣就上來了,尤其他還敢提陛下婚事,李聞怒道“還不是你這小畜生!”
李延無緣無故受了一通罵,既茫然又委屈,卻還不得不跪下請罪“兒不孝,觸怒阿父,卻還請阿父明示兒何處有過?”
見他還一副無辜相,李聞更生氣了“你也不看看阿琳成了什么模樣!”
陛下私事也敢泄露!
若是她不曾說出皇帝與丞相的秘事,他何至于心煩至此,早與眾人高高興興地商議如何撮合皇帝與謝文去了。
李延一聽,原來是為李琳的事,也頗羞愧,阿琳這兩年,確實不像話。他拜倒請罪“兒教導無方,使阿父煩心,今后必嚴加管教,絕不使她給家中蒙羞。”
說的什么話,當日在眼前且管教不好,更不必說如今在千里之外。李聞冷哼了一聲,拄杖而去。
李延待他走得沒影了,方戰戰兢兢地站起身,拍拍膝上的塵土,深深地嘆了口氣,為人子真是難,阿父近來好兇的。
李聞告了數日假,“病愈”后回朝,仍是教人纏著,說皇夫的事,李聞覺得這些大臣當真是陰魂不散,煩人得很。
但漸漸的,李聞也狐疑起來,皇帝對謝文著實太好,不說錢糧任他討要,每有戰報都對謝文軍中多加關注,哪怕些許小勝都要狠夸上一通。使得李聞都起了疑心,興許陛下當真動了心思。
他十分高興,想著待謝文回京再看看境況,倘若陛下仍如此厚愛,他便趁勢糾集百官,請立謝文為中宮。
有這心思的大臣不在少數,其中固然也有眼紅的,謝文一旦成皇夫,謝家便是外戚了,愈加煊赫。可皇帝總對皇夫人選興致缺缺,好不容易有了個謝文,便先別眼紅了,趕緊將事定下來才是要緊。且一些大臣也想著,有了開端,往后再要往后宮中添人,便容易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射阳县|
盐源县|
承德市|
师宗县|
蒙城县|
托克逊县|
贡嘎县|
象山县|
临湘市|
建瓯市|
灵璧县|
荥经县|
汉沽区|
湘潭市|
会泽县|
营山县|
昌平区|
丰城市|
奉新县|
阳春市|
天等县|
信宜市|
济源市|
思茅市|
浪卡子县|
永平县|
安义县|
新乡县|
龙里县|
双桥区|
越西县|
合阳县|
合江县|
长宁区|
康平县|
桃园市|
江口县|
崇阳县|
安平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