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由念了出來: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這第一闕的前兩句,讓人看了有些迷惑。 快馬加鞭未下鞍,顯然是在趕路。 這和山有什么關系呢? 可再看后兩句,頓時就會恍然。 因為一個回首,驚訝發現山快頂天了。 俗語有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說的是秦地武功縣的太白山。 傳聞此山離長安二百里,離天上三百里。 以此形容山之高聳。 而這闕詞形容山之高,用的卻是。 離天三尺三! 短短十六個字,從不見山,到見山。 已經將巍峨高聳寫盡。 李紈點點頭,再往下看: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第二闕這前兩句,倒是直接比喻。 以長劍作比,寫出了傲立蒼穹的山。 如長劍刺破青天,鋒刃都未殘。 這比距離三尺三還近,直接負距離了。 而后兩句又是筆鋒一轉,寫出了山的氣勢。 天都要墜落,卻又被山給撐住了。 所謂:擎天白玉柱。 這是何等頂天立地的氣勢? 氣魄、胸襟,似全都在兩闕詞中,一下躍然紙上。 眾人聞聽,都過來圍觀。 原本信心滿滿的眾人,見到這兩闕詞,頓時唉聲嘆氣起來。 “稻香老農太過分了!又拿坡主的詞來,這還讓我們寫個什么?” 說這話的自然是湘云。 也就是她,不讓人說自己渣子坡居士。 卻每每想調侃馮一博是渣子坡主。 黛玉和妙玉倒是眼現異彩,紛紛贊道: “唯有大爺能寫出山的雄渾和氣勢!” “這才是爺們該有的氣魄,我們女子終究寫不出來。” 探春顧盼神飛,也點頭道: “不僅要胸藏錦繡,有探花之才,還要有胸襟氣魄,才能寫出這樣的詞來!” 寶釵只在旁笑瞇瞇的聽著,倒是沒有出言。 其余妾室也都與有榮焉,紛紛露出會心的笑容。 就連小馮熳都揮舞著小手,似在給爹爹喝彩。 李家姐妹頻頻點頭,也被這氣勢折服。 只惜春和寶琴,似乎習慣了馮一博每次都詞出驚人。 兩個小的在一旁,該吃吃,該喝喝。 哪怕雄詞當前,面前美食也不可辜負! 李紈當即宣布: “這一題以此為首!你們還是下一題努力吧!” 馮一博的碾壓,讓這一題沒了意義。 于是李紈當機立斷,又接連出了幾題。 并多次表示不再讓馮一博寫了。 眾姊妹這才松了口氣,開始做詩。 一天過去,賓主盡歡。 大家都玩得盡興不已,除了寶玉。 回去的路上,聽著在車里嘰嘰喳喳的姊妹們。 馬背上的寶玉,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回到府里,他就給兩個好友下了帖子。 準備過幾天好好去散散心。 卻不知,這一去還惹出了一樁禍事。 第(3/3)頁